字的含义

祝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zhòu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祝字寓意

【祝】 zhù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福。寿。捷。辞。馨香祷。 古代指男巫。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融。庙。 断:发(f )(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 姓。 古同“注”,敷涂。

祝字解释

【祝】[①][zhù][《廣韻》之六切,入屋,章。](1)祭祀时司礼仪的人。(2)祷。(3)颂。(4)文。(5)呼鸡声。参见“雞”。(6)见“”。(7)通“屬”。附着;注敷。(8)通“斸”。断截。参见“髮”。(9)通“州”。(10)通“柷”。参见“敔”。(11)用同“囑”。嘱咐。(12)姓。[②][zhòu][《廣韻》職救切,去宥,章。](1)诅咒。(2)发誓。[③][chù][《集韻》昌六切,入屋,昌。]古国名。

祝字诗词来源

【祝】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先秦·作者:无名氏《禹玉牒辞》
先祝圣人寿万年,复祷宜家承百禄。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嵓。盛唐·作者:王昌龄《奉赠张荆州》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唐·作者:杜甫《前苦寒行二首 其一》
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唐·作者:怀素《寄衡岳僧》
杜陵先生證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中唐·作者:戎昱《听杜山人弹胡笳》
鬼因巫祝传移社,神见天人请施山。中唐·作者:李端《题觉公新兰若》
迁客无辜祝史告,神明有喜女巫知。唐·作者:耿湋《岳祠送薛近贬官》
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中唐·作者:李益《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祝尔嘉词尔无苦,献尔将随犀象舞。中唐·作者: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中唐·作者:刘长卿《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天垂台耀扫欃枪,寿献香山祝圣明。中唐·作者:杨巨源《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 其一》
微臣愿献尧人祝,寿酒年年太液池。中唐·作者:杨巨源《元日观朝》
尊崇善祝今如此,共待曾玄捧翟衣。中唐·作者:权德舆《河南崔尹即安喜从兄宜于室家四十馀岁一昨寓书病传永写告身既枉善祝因成绝句》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中唐·作者: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中唐·作者: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祝融峰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长别离。中唐·作者:韩愈《别盈上人》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中唐·作者:韩愈《游祝融峰》
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中唐·作者: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中唐·作者:刘禹锡《重寄表臣二首 其二》

祝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祝】【午集下】【示字部】 祝;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42第01〔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之六切,音粥。贊主人饗神者。【說文】祝,祭主贊詞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詩·小雅】工祝致告。【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 又屬也。【詩·鄘風】素絲祝之。【箋】祝,當作屬。屬,著也。【毛傳】訓織也。 又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韋昭曰】祝,始也。 又斷也。【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又丁寧也,請求之辭。 又國名。【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 又姓。【左傳】鄭大夫祝 ,後漢司徒祝恬。 又【集韻】【類篇】 職救切,音晝。【詩·大雅】侯作侯祝。【傳】祝,詛也。【疏】祝。無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詛之也。【書·無逸】否則厥口詛祝。【疏】以言告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 又陟慮切,音註。【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註】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 【集韻】或作呪。亦作詋詶。考證:〔【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孔子曰:天祝予。〕 謹照原文孔子曰改子曰噫。

与祝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祝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