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芭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芭字寓意

【芭】 bā 〔蕉〕a.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宽大,叶柄一层一层紧裹着茎。叶和茎的纤维可编绳索;b.这种植物的果实,跟香蕉相似。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芭字解释

【芭】[①][bā][《廣韻》伯加切,平麻,幫。](1)蕉。(2)香草名。[②][pā][《集韻》披巴切,平麻,滂。]通“葩1”。花。

芭字诗词来源

【芭】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中唐·作者:韦应物《闲居寄诸弟》
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中唐·作者:李益《逢归信偶寄》
夜静忽疑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唐·作者:朱长文《句》
临水手持筇竹杖,逢君不语指芭蕉。中唐·作者:武元衡《寻三藏上人》
独坐愁吟暗断魂,满窗风动芭蕉影。唐·作者:顾甄远《惆怅诗九首 其二》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唐·作者:于鹄《巴女谣》
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中唐·作者:王建《花褐裘》
山桥晓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黄。中唐·作者:张籍《送李馀及第后归蜀》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中唐·作者:韩愈《山石》
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中唐·作者:刘言史《病中客散复言怀》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中唐·作者:刘言史《弼公院问病》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中唐·作者:窦巩《寻道者所隐不遇》
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剪。唐至五代·作者:许岷《木兰花 其二》
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唐·作者:徐凝《宿冽上人房》
红蕉曾到岭南看,校小芭蕉几一般。唐·作者:徐凝《红蕉》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唐·作者:杜牧《雨》
芭蕉半卷西池雨,日暮门前双白鸥。唐·作者:何扶《送阆州妓人归老》
若待境缘除荡尽,古人那得喻芭蕉。唐·作者:良价《偈》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作者:李商隐《代赠二首 其一》
寒烛细烟摇寝幌,湿萤微影缀芭蕉。唐·作者:李郢《雨夜》

芭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芭】【申集上】【艸字部】 芭;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20第15【唐韻】伯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邦加切, 音巴。【玉篇】芭蕉。見蕉字註。 又香草。【楚辭·九歌】傳芭兮代舞。【註】巴巫所持香草名也。 又披巴切,音葩。人名。【前漢·揚雄傳】雄年七十一卒,侯芭爲起墳。 又與葩通。【大戴禮·夏小正】拂桐芭。拂也者,拂也,桐芭之時也。

与芭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芭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