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縐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zhòu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縐字寓意

【縐】 zhòu 见“绉”。

縐字解释

【縐】[①][zhòu][《廣韻》側救切,去宥,莊。]“绉1”的繁体字。(1)细葛布。(2)皱缩。(3)织出皱纹的丝织品。如湖绉、双绉等。参见“紗”、“布”。[②][zhōu]“绉2”的繁体字。见“文”。

縐字诗词来源

【縐】芡叶初生绉如縠,南风吹开轮脱毂。北宋·作者:苏辙《西湖二咏 其二 食鸡头》
垂纶更作轻鸥伴,坐看寒汀学绉纱。北宋·作者:陆佃《答张朝奉四首 其三》
平明一雨阻重游,风绉前溪绿谩柔。北宋·作者:陆佃《依韵和毅夫即事五首 其三》
西风吹绉一池秋,故殿疏帘半上钩。北宋·作者:陆佃《景德寺考试秋日即事四首 其三》
斗欣纷翳眼前失,但觉波光翻縠绉。北宋·作者:释道潜《同吴兴尉钱济明南溪泛舟》
念君明当京邑行,马蹄蹴踏春泥绉。北宋·作者:释道潜《酬周亨叔主簿见赠》
沧浪风绉鸭头波,中有高人养太和。北宋·作者:黄裳《寄梅承事》
冬愿纯绵对阴雪,夏愿绉絺度盛阳。北宋·作者:黄庭坚《古风次韵答初和甫二首 其一》
平铺绉縠几千寻,潇洒由来爽客襟。北宋·作者:刘弇《新开湖诗 其二》
放归绉骑独寻山,直入青萝翠蔼间。宋·作者:周邠《窃闻子瞻学士昨日飘然单乘独出南屏旋至北山穷幽览胜真得物外自适之趣邠尝从欧阳公诗云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然明公今日之乐正得于此因成诗一章上寄》
宛水春生初绉縠,钟山雪尽见蟠龙。北宋·作者:张耒《和张提举》
已过清明侍宴稀,绿窗春睡绉罗衣。北宋·作者:张公庠《宫词 其四十九》
眼看绿净思悠哉,绉縠圆珠串欲裁。宋·作者:权邦彦《二月九日游百门泉览□由殿院有诗刻石因用其韵书之并律诗奉呈 其二》
乞得水晶三百颗,绉红时看眼生花。北宋末·作者:周紫芝《季共见和前诗次韵为谢 其四》
春风吹绉一池波,付与蛾眉席上歌。北宋末·作者:周紫芝《读韦庄浣花集戏题二诗 其一》
鄣日青圆自拥阶,绉风绿净可添杯。宋·作者:曾几《置酒签厅观荷徐判官携家酿四首 其二》
安石开花比御衣,绉红繁绿不能奇。宋·作者:曹勋《题禁中黄石榴二首 其二》
远望青山两髻丫,水纹风细绉如纱。宋·作者:王志道《和高簿送梅 其五》
纸绉白云垂帐厚,荻筛明月下帘疏。宋·作者:张伯常《宿难老堂》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南宋·作者:范成大《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三绝 其一》

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縐】【未集中】【糸字部】 縐;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933第23【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側救切,音皺。【說文】絺之細者。一曰蹴也。【玉篇】縐,布也,纖也。亦作 。【詩·鄘風】蒙彼縐絺。【傳】絺之靡者爲縐。【疏】絺者,以葛爲之。其精尤細靡者,縐也,言細而縷縐。 又褰縐。【史記·司馬相如傳】襞積褰縐。【註】褰縐,縮蹙之也。 又【類篇】縐,聚文也。 又【集韻】之遇切,音媰。側六切,音縬。義 同。 又【廣韻】初敎切,音抄。惡絹也。

与縐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縐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