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字的含义
馆字的解释
馆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6
- 拼音:guǎn
- 繁体:館
- 笔画:11
- 部首:饣
馆字寓意
【馆】馆 (館) guǎn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馆。旅馆。馆舍。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馆。领事馆。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馆。照相馆。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馆。博物馆。文化馆。馆藏。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馆。蒙馆。坐馆。
馆字解释
【馆】[①][guǎn][《廣韻》古玩切,去换,見。][《集韻》古緩切,上緩,見。]“管2”的被通假字。“馆1”的繁体字。亦作“舘1”。(1)客舍;招待宾客居住的房舍。(2)华丽的住宅,宫馆。(3)指非通途大道设的驿站的房舍。(4)官署名。(5)太平天囯泛指一切单位的基层组织为“館”。相当于“衙”。(6)旧时私塾。(7)就馆,教私塾。(8)储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9)供客人饮食娱乐的场所。(10)寓居;留宿。(11)指使居住;安置。(12)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筐。(13)犹照顾。
馆字诗词来源
【馆】置酒乎黄华之馆。曹魏·作者:刘劭《赵都赋 其五》
御扆合宫承宝历,席图重馆奉明灵。隋末唐初·作者:褚亮《明堂乐章 舒和》
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并入繁笼处尘馆,何如寂虑出危城。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四》
鸾鸣凤舞向平阳,秦楼鲁馆沐恩光。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初唐·作者:李乂《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唐·作者:马怀素《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别馆芳菲上苑东,飞花澹荡御筵红。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唐·作者: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盛唐·作者:李颀《杂歌谣辞 郑樱桃歌》
君不见贾谊寰中推逸才,仇香坐处馆常开。唐·作者:李昂《驯鸽篇》
与君醉失松溪路,山馆寥寥传暝钟。盛唐·作者:王昌龄《宴春源》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盛唐·作者:王昌龄《别辛渐》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盛唐·作者: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盛唐·作者:高适《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盛唐·作者:高适《除夜作》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盛唐·作者: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五》
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盛唐·作者:李白《白纻辞三首 其一》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唐·作者: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五》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唐·作者:杜甫《海棕行》
御扆合宫承宝历,席图重馆奉明灵。隋末唐初·作者:褚亮《明堂乐章 舒和》
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并入繁笼处尘馆,何如寂虑出危城。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四》
鸾鸣凤舞向平阳,秦楼鲁馆沐恩光。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初唐·作者:李乂《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唐·作者:马怀素《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别馆芳菲上苑东,飞花澹荡御筵红。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唐·作者: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盛唐·作者:李颀《杂歌谣辞 郑樱桃歌》
君不见贾谊寰中推逸才,仇香坐处馆常开。唐·作者:李昂《驯鸽篇》
与君醉失松溪路,山馆寥寥传暝钟。盛唐·作者:王昌龄《宴春源》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盛唐·作者:王昌龄《别辛渐》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盛唐·作者: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盛唐·作者:高适《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盛唐·作者:高适《除夜作》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盛唐·作者: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五》
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盛唐·作者:李白《白纻辞三首 其一》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唐·作者: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五》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唐·作者:杜甫《海棕行》
馆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馆】【戌集下】【食字部】 館;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427第31【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古玩切,音貫。【玉篇】客舍。【詩·鄭風】適子之館兮。【禮·曾子問】公館復,私館不復。【註】公館,若今縣官舍也。【周禮·地官·遺人】五十里有市,市有 館, 館有積。 又【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又【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註】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又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又與管通。【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註】管猶館也。 又【集韻】【韻會】 古緩切,音管。義同。 又叶扃縣切,音睊。【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 妾之館。衆偉所施,極功窮變。考證:〔【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蒩館。【註】蒩之言藉也,祭祀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謹照原文蒩館上增及字。祭祀改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