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樷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cóng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樷字寓意

【樷】 cóng 同“丛”。

樷字解释

【樷】[①][cóng][《集韻》徂聦切,平東,從。]同“叢1”。聚集。

樷字诗词来源

【樷】栗萧草兮丛铺陈。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杳筱丛生于水泽,疾风时纷纷萧飒。东汉·作者:班固《竹扇赋》
欲识幽人兰杜径,山窗芳桂复丛生。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翠竹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丛星不似珠帘色,度月还如粉壁光。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金户半入丛林影,兰径时移落蕊香。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兰丛有意飞双蝶,柳叶无趣隐啼莺。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黑白两回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唐初·作者:万回《歌》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唐·作者:邵大震《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唐初·作者:李峤《杂曲歌辞 其三 桃花行》
云车遥裔三珠树,帐殿交阴八桂丛。初唐·作者:张昌宗《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城南有怨妇,含怨倚兰丛。初唐·作者:吴少微《相和歌辞 怨歌行》
绕殿流莺凡几树,当蹊乱蝶许多丛。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唐·作者:苏颋《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
池傍坐客穿丛筱,树下游人扫落花。唐·作者:苏颋《景龙观送裴士曹》
莺藏嫩叶歌相唤,蝶碍芳丛舞不前。初唐·作者:刘宪《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盛唐·作者:孟浩然《初秋》
水攒冲兮石丛耸,焕云锦兮喷汹涌。唐·作者:卢鸿一《嵩山十志十首 其五 云锦淙》
石攒丛兮云锦淙,波连珠兮文沓缝。唐·作者:卢鸿一《嵩山十志十首 其五 云锦淙》

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樷】【辰集中】【木字部】 樷;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551第25【集韻】徂聰切,音叢。【前漢·東方朔傳】樷珍怪。【師古註】古叢字。

与樷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樷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樷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