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耞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jiā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耞字寓意

【耞】 jiā 〔连〕拍打谷物、使子粒脱落下来的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排竹条或木条构成。

耞字解释

【耞】[①][jiā][《集韻》居牙切,平麻,見。]即连枷。一种脱粒用的农具。

耞字诗词来源

【耞】溪水不流牛缺饮,连耞未动妻典襦。南宋·作者:李石《彭州行邑道中》
水催舂韵捣残雨,风急耞声带夕阳。宋·作者:朱淑真《冬日离咏》
苧旗风里响连耞,蓼岸飞尘入钓车。南宋·作者:李龏《清塘》
早禾趁日连耞闹,老荚争风拍板飞。宋末元初·作者:牟巘《四安道中所见 其八》
四郊䆉稏高低熟,几处连耞澎湃声。宋末元初·作者:杨公远《次金东园农家杂咏 其六》
秋禾萧萧不满耞,涤场未既催徵科。明·作者:金宗直《筑城行》
十月吴江大有年,耞声两岸夕阳天。明·作者:顾清《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 其十》
最忆西陂田一棱,连耞打麦纲收鱼。清·作者:宫鸿历《西陂先生题陈相国午亭山村图有小山丛桂归梦跻攀之句敬和四首 其一》
场圃却听耞乱响,原田还看柄多遗。清·作者:弘历《途次见西成有象喜而有作》
授衣时节宵鸣杵,挝穗圃场午响耞。清·作者:弘历《西峪》
山田收罢圃场盈,拍拍时闻耞板声。清·作者:弘历《村行 其一》
村屋边傍筑圃平,振茎留秸起耞声。清·作者:弘历《农器图十咏 其八 连耞》
始由粗末精斯得,耞杵同农岂不然。清·作者:弘历《方观承进棉花图十六事各题其上 其八 轧核》
耞粗砻细需时日,此际殷祈曰若旸。清·作者:弘历《西直门外 其二》
耞翻云板敲场圃,钱利霜刀刈大田。清·作者:弘历《辛亥秋九月出南苑行围以穑事未竣不果猎而还 其一》
比屋耞轮衡对宇,堆场柄积后增先。清·作者:弘历《耕织图联句》
日高编箔烘烟叶,雨歇携耞打豆萁。清·作者:钱大昕《村中记所见》
听得邻家耞板急,梦随饥雁落霜田。清·作者:吴锡麒《消寒绝句六首 其一》
童童远树青如盖,中有连耞打麦声。清·作者:马春田《高邮道中》
连耞滞穗围千耦,接竹分泉灌几家。清·作者:黄任《秋日田园杂兴二首 其一》

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耞】【未集中】【耒字部】 耞;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63第10【集韻】【韻會】 居牙切,音嘉。【說文】柫也。本作枷。今作耞。【廣韻】連耞,打穀具。淮南謂之柍。

与耞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耞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耞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