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崤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xiáo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崤字寓意

【崤】 xiáo 〔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崤字解释

【崤】[①][xiáo][《廣韻》胡茅切,平肴,匣。][《廣韻》胡刀切,平豪,匣。](1)山名。详“山”。(2)古代水名。在今河南省西部。

崤字诗词来源

【崤】崤陵路静寒无雨,洛水桥长昼起雷。中唐·作者:刘禹锡《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千里崤函一梦劳,岂知云馆共萧骚。五代至宋初·作者:谭用之《途次宿友人别墅》
门连象魏施行马,地控崤函佩左鱼。北宋·作者:胡宿《送向馆使赴陕郊》
洛浦神仙观送客,崤陵风雨避传驺。北宋·作者:宋庠《送资政侍读侍郎西赴陕郊》
此去崤函天设险,古来京洛地多尘。北宋·作者:宋祁《渑池道中》
路避晚风崤外转,人瞻冬日绛中来。北宋·作者:宋祁《送梅学密赴并州》
将军疾趋占葬地,年年载柩争咸崤。北宋·作者:苏舜元《瓦亭联句》
天险固非一姓有,孙谋宁在两崤高。北宋·作者:张方平《函谷关》
徐生南国后来秀,得官古县依崤陵。北宋·作者: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
正当崤渑难行路,得见田畴大有年。北宋·作者:韩琦《硖石道中》
杳杳端闱照宸极,壮以崤函周轘辕。北宋·作者:范纯仁《龙门行》
谁识襄阳魏夫子,缁衣远来自崤雍。北宋·作者:沈辽《太古师弹琴示道辅》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北宋·作者: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
行人掉臂不回首,争入崤函土囊口。北宋·作者:苏轼《送王伯扬守虢》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北宋·作者:苏辙《怀黾池寄子瞻兄》
崤渑迢遥非我乡,死生此地何能忘。北宋·作者:贺铸《彭城三咏 其三 歌风台词》
崤陵东尽开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北宋·作者:李复《分按洛西诸邑登山出永宁西望晚宿韶山寺》
崤陵皋墓几摧轮,秋暮重过白发新。北宋·作者:李复《过沔池驿》
马穿崤底流泉白,鸟下关头落照黄。北宋·作者:晁补之《渑池道中寄福昌令张景良通直》
二崤毂击何为者,五老云霾安在哉。北宋·作者:晁补之《罢蒲乾濠道中寄府教授之道弟》

崤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崤】【寅集中】【山字部】 崤;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14第34【廣韻】胡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何交切, 音肴。山名。【雍錄】二崤山,又名嶔崟山。【元和志】東崤至西崤三十五里,在秦關之東,漢關之西。【杜預曰】在弘農澠池縣西。【括地志】在洛州永寧縣西北二十里,卽古之崤道。【沈約·應詔詩】推穀二崤道。【公羊傳·僖三十三年】崤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又通作殽。【春秋·僖三十三年】晉人及姜戎敗秦師于殽。 又省作肴。【後漢·王莽傅】肴黽之險。 又水名。【水經注】崤水出河南盤崤山,西北流。上有梁,歷 水,東北流,與石崤水合。考證:〔【公羊傳·僖三十三年】崤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處。〕 謹照原文處改也。〔【左傳僖三十三年】晉人及羌戎敗秦師于殽。〕 謹照原書左傳改春秋。羌改姜。

与崤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崤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