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字的含义
鲑字的解释
鲑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7
- 拼音:guī
- 繁体:鮭
- 笔画:14
- 部首:鱼
鲑字寓意
【鲑】鲑 (鮭) guī 鱼类的一科,身体大,略呈纺锤形,肉味美,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大马哈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鲑 (鮭) xié 古书上鱼类菜肴的总称。
鲑字解释
【鲑】[①][guī][《廣韻》古攜切,平齊,見。]“鲑1”的繁体字。(1)即。河豚的别名。也称鯸鲐。(2)鱼类的一科。体大,略呈纺锤形,鳞细而圆。种类颇多,有的生活于淡水,有的栖于海洋,溯河产卵。是重要的食用鱼类。较常见的有大马哈鱼、哲罗鱼等。我国主要产自黑龙江流域。(3)见“鮭魚”。[②][xié][《廣韻》户佳切,平佳,匣。]“鲑2”的繁体字。(1)古代鱼类菜肴的总称。(2)指食物、粮米。参见“鮭2禀”。[③][wā][《集韻》烏蝸切,平佳,影。]“鲑3”的繁体字。[④][huà][《集韻》户瓦切,上馬,匣。]同“觟2”。“鲑4”的繁体字。[⑤][kuí][《廣韻》苦圭切,平齊,溪。]“鲑5”的繁体字。见“鮭5陽”。
鲑字诗词来源
【鲑】频年水国饫鲑鱼。北宋·作者:李建中《句 其四》
须信吏中逢隐趣,随宜鲑菜伴芳樽。北宋·作者:宋祁《晚秋北园二首 其二》
几种珍鲑资昼膳,万岑芳茗蔽春廛。北宋·作者:宋祁《谢都官监治建州》
心倾五日归来路,共举鲑珍釂贺觞。北宋·作者:宋祁《张伯起自蜀还台帘对既讫以有司奉祠蜡方既即斋复引入升太常为博士》
蒙茸草树延野色,碎璅鲑菜供盘珍。北宋·作者:宋祁《嘉祐庚子秋七月予还台明年始对家圃春物作》
颜子箪瓢犹自乐,庾郎鲑韭不为贫。北宋·作者:文彦博《近闻有真率会呈提举端明》
帐外鹤鸣奁有镜,筒中钱尽案无鲑。北宋·作者: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 其二》
百年南北鲑菜通,往往残馀饱臧获。北宋·作者:苏轼《鳆鱼行》
燕堂淡薄无歌舞,鲑菜清贫只韭葱。北宋·作者:黄庭坚《和答王世弼》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北宋·作者:黄庭坚《送王郎》
庾郎鲑菜二十七,太常斋日三百馀。北宋·作者:黄庭坚《戏赠彦深》
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鲑菜烦嘉禾。北宋·作者:黄庭坚《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吾人犹困坎井泥,何算鲑虾著尘滓。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七兄青阳驿西阻水见寄》
一百五日寒食近,二十七品鲑菜阙。北宋·作者:刘安世《出游》
连骑莫忧原叔病,食鲑谁谓庾郎贫。北宋·作者:李新《喜孙伯远王周彦远访》
谁识箪瓢颜氏乐,可怜鲑菜庾郎贫。宋·作者:葛胜仲《诸生绝粮偶作二首示勉夫 其一》
朅来瑕丘问鲑菜,樽俎遍索未云获。宋·作者:葛胜仲《从人求鳆鱼》
庾郎鲑菜二十七,还得何郎下箸无。北宋·作者:谢薖《送酥鱼头酱菜与何之忱三首 其三》
一饱欣然下箸馀,庾郎鲑菜复何须。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河鲀三绝 其三》
莫遣盘中种鲑菜,要留水底作笙歌。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戏蛙》
须信吏中逢隐趣,随宜鲑菜伴芳樽。北宋·作者:宋祁《晚秋北园二首 其二》
几种珍鲑资昼膳,万岑芳茗蔽春廛。北宋·作者:宋祁《谢都官监治建州》
心倾五日归来路,共举鲑珍釂贺觞。北宋·作者:宋祁《张伯起自蜀还台帘对既讫以有司奉祠蜡方既即斋复引入升太常为博士》
蒙茸草树延野色,碎璅鲑菜供盘珍。北宋·作者:宋祁《嘉祐庚子秋七月予还台明年始对家圃春物作》
颜子箪瓢犹自乐,庾郎鲑韭不为贫。北宋·作者:文彦博《近闻有真率会呈提举端明》
帐外鹤鸣奁有镜,筒中钱尽案无鲑。北宋·作者: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 其二》
百年南北鲑菜通,往往残馀饱臧获。北宋·作者:苏轼《鳆鱼行》
燕堂淡薄无歌舞,鲑菜清贫只韭葱。北宋·作者:黄庭坚《和答王世弼》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北宋·作者:黄庭坚《送王郎》
庾郎鲑菜二十七,太常斋日三百馀。北宋·作者:黄庭坚《戏赠彦深》
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鲑菜烦嘉禾。北宋·作者:黄庭坚《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吾人犹困坎井泥,何算鲑虾著尘滓。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七兄青阳驿西阻水见寄》
一百五日寒食近,二十七品鲑菜阙。北宋·作者:刘安世《出游》
连骑莫忧原叔病,食鲑谁谓庾郎贫。北宋·作者:李新《喜孙伯远王周彦远访》
谁识箪瓢颜氏乐,可怜鲑菜庾郎贫。宋·作者:葛胜仲《诸生绝粮偶作二首示勉夫 其一》
朅来瑕丘问鲑菜,樽俎遍索未云获。宋·作者:葛胜仲《从人求鳆鱼》
庾郎鲑菜二十七,还得何郎下箸无。北宋·作者:谢薖《送酥鱼头酱菜与何之忱三首 其三》
一饱欣然下箸馀,庾郎鲑菜复何须。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河鲀三绝 其三》
莫遣盘中种鲑菜,要留水底作笙歌。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戏蛙》
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鲑】【亥集中】【魚字部】 鮭;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480第51【廣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 音圭。魚名。【山海經】敦薨之山,其中多赤鮭。【註】今名鯸鮐爲鮭魚。【雷公炮炙論】鮭魚插樹,立使枯乾。一名 魚,一名嗔魚。日華子謂之鰗魚,今謂之河豚。【論衡】鮭肝死人。又【廣韻】【集韻】 戸佳切,音鞵。吳人謂魚菜總稱。【世說】庾杲之淸貧,每食三韭。任昉戲之曰:誰謂庾郞貧,每食鮭菜,常有二十七種。又【廣韻】苦圭切【集韻】頃畦切, 音睽。複姓。【後漢·牟融傳】代鮭陽鴻爲大司農。【註】鮭陽,姓也。又【集韻】烏媧切,音蛙。鮭蠪,神名。【莊子·達生篇】倍阿鮭蠪。【註】倍阿,神名也。鮭蠪,狀如小兒,長一尺四寸,黑衣赤幘大冠,帶劒持戟。又【集韻】戸瓦切,音跨。楚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