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规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guī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规字寓意

【规】 (規) guī 画圆等的仪器:圆。两脚。 法则,章程,标准:则。法。常。清戒律。 格局,范围:模。 相劝:尽力。谏。正(a.劝,匡正;b.整齐;c.矩)。勉。 谋划:划。约。

规字解释

【规】[①][guī][《廣韻》居隋切,平支,見。]亦作“槼1”。“1”的繁体字。亦作“1”。亦作“1”。(1)圆,画圆形的工具。(2)画圆。(3)圆形。(4)借指日月之形。(5)法度;准则。(6)典范;风仪。(7)劝;谏诤。(8)划并占有。(9)谋求;谋划。(10)效法,摹拟。(11)古代田制之一。(12)文体名。(13)通“窺”、“闚”。窥察。[②][guì][《集韻》規恚切,去寘,見。]“2”的繁体字。见“規2規”。

规字诗词来源

【规】应治归德合望规。东汉·作者:崔骃《七言诗》
明月如规方袭予,夜长未央歌白纻。南梁·作者:沈约《四时白纻歌五首 其五 夜白纻》
规飨有序仪不忒。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六》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镜智圆规光且净,月行驰轮皎复晴。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四》
主家园囿极新规,帝郊游豫奉天仪。初唐·作者:薛稷《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莫道向来不得意,故欲留规诫后人。盛唐·作者:高适《秋胡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盛唐·作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盛唐·作者: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唐·作者: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桐花飞尽子规思,主人高歌兴不至。唐·作者:皎然《陈氏童子草书歌》
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唐·作者:顾况《山中》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着子规。唐·作者:顾况《子规》
碧鲜似染苌弘血,蜀帝城边子规咽,相如桥上文君绝。唐·作者:顾况《露青竹杖歌》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唐·作者:顾况《听子规》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中唐·作者:韦应物《子规啼》
子规夜夜啼槠叶,远道逢春半是愁。唐·作者:李嘉祐《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
佩玉蕊兮德音发,中规矩兮声不歇。唐·作者:胡运《佩赋附歌》
子规一声猿断肠。残云入户起炉香。唐·作者:秦瑀《柏梁体状云门山物》
烟草连天枫树齐,岳阳归路子规啼。中唐·作者:李益《送人归岳阳》

规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规】【酉集上】【見字部】 規;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139第05【唐韻】居追切【集韻】【韻會】均窺切【正韻】居爲切, 音 。【說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前漢·律歷志】衡運生規,規圜生矩。【莊子·馬蹄篇】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時則訓】規者所以圜萬物也。 又以法正人曰規。【書· 征】官師相規。【傳】規,正也。【詩·衞風·淇奥序】武公能聽其規諫。【疏】正圜以規使依度,猶正君以禮使人德,故謂之規諫。 又規,求計也。【左傳·昭二十六年】規求無度。 又規避違法,以方爲圜也。【正字通】引唐書:規影徭賦。 又謀度也。【禮·儒行】其規爲有如此者。【疏】但自規度所爲之事而行。【戰國策】齊無天下之規。【註】規猶謀也,謂無謀齊者。後漢書凡謀皆作規。 又畫也。【周語】成公之生也,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 又日月圓曰規。【謝靈運·遊南亭詩】密林含餘淸,遠峰影半規。【註】日落峰外,隱其半也。【韓愈·翫月詩】前夕雖十五,月長未滿規。【文苑英華·海日初出賦】赫赫光滿,規規質圓。 又規田。【禮·王制·百畝之分疏】偃豬之地,九夫爲規,四規而當一井。 又官名。【金史·百官志】規措官,正七品,掌灌漑民田。 又魚名。【沈括·補筆談】浙東人呼河豚爲規魚。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規吹肚魚。 又鳥名。【埤雅】杜鵑,一名子規。或作 鳺巂。 又規矩,獸名。詳矩字註。 又姓。明規恂,弘治中敎授,夏邑人。 又【韻會小補】惠圭切,音攜。車輪一周爲一規。通作巂。【禮·曲禮】立視五巂。【註】巂,猶規也。謂輪轉之度。【音釋】巂,本又作規。 又【集韻】規恚切, 去聲。規規,驚視自失貌。【莊子·秋水篇】規規然自失也。 又【集韻】呼役切,音狊。本作瞁。驚視貌。 又【音學五書】居何切,古音歌。【淮南子·主術訓】若(缺一欲字)規之,乃是離之。【揚子·法言】問蕭何、曹參,曰:蕭也規,曹也隨。 【說文】从夫从見。【字統】丈夫識用必合規矩,故字从夫。【正字通】按因夫立解未詳,考 與矩 从矢也。當作 。古文作槼。又【字彙補】 音吸。字辨訓驚視,與規不同。【字彙總略】以規字音吸, 字爲規矩之規,非是。 錄備考。

与规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规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