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字的含义
竟字的解释
竟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1
- 拼音:jìng
- 繁体:竟
- 笔画:11
- 部首:立
竟字寓意
【竟】竟 jìng 终了,完毕: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 到底,终于:毕竟。有志者事竟成。 整,从头到尾:竟日。竟夜。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竟至(竟然至于)。竟自(竟然)。
竟字解释
【竟】[①][jìng][《廣韻》居慶切,去映,見。](1)奏乐完毕。(2)终了;完毕。(3)穷究。(4)遍;全。(5)谓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6)终于;到底。(7)竟然;倒。含出乎意料之意。(8)直接;一直。(9)通“競”。强劲。(10)通“鏡”。[②][jìng][《集韻》舉影切,上梗,見。]通“境1”。边境;疆界。
竟字诗词来源
【竟】王氏作竟百采服,多贺新家人民息。汉·作者:佚名《汉王氏镜铭》
青盖作竟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汉·作者:佚名《汉青盖镜铭》
温室庭前竟不言,鼓吹楼中能作曲。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芦生漫漫竟天半。魏晋·作者:无名氏《安帝义熙初谣二首 其一》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一》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七》
朝日夕月竟何取,投岩赴火空捐生。南齐·作者:王融《回向门诗》
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诗》
黄河为路行竟头。一身涉世快游游。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七》
三山羽化竟无成,五热殷忧徒自萦。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四》
浮云南北竟无归,子客东西何可依。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十一》
会待城南春色至,竟将花柳拂罗衣。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唐·作者:司马逸客《雅琴篇》
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盛唐·作者:李颀《杂曲歌辞 行路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盛唐·作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四》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盛唐·作者: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盛唐·作者: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盛唐·作者: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盛唐·作者:李白《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唐·作者:杜甫《有客》
青盖作竟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汉·作者:佚名《汉青盖镜铭》
温室庭前竟不言,鼓吹楼中能作曲。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芦生漫漫竟天半。魏晋·作者:无名氏《安帝义熙初谣二首 其一》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一》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七》
朝日夕月竟何取,投岩赴火空捐生。南齐·作者:王融《回向门诗》
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诗》
黄河为路行竟头。一身涉世快游游。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七》
三山羽化竟无成,五热殷忧徒自萦。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四》
浮云南北竟无归,子客东西何可依。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十一》
会待城南春色至,竟将花柳拂罗衣。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唐·作者:司马逸客《雅琴篇》
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盛唐·作者:李颀《杂曲歌辞 行路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盛唐·作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四》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盛唐·作者: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盛唐·作者: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盛唐·作者: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盛唐·作者:李白《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唐·作者:杜甫《有客》
竟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竟】【午集下】【立字部】 竟;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871第04【廣韻】【韻會】【正韻】 居慶切,音敬。窮也,終也。【史記·項羽紀】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高祖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前漢·元帝紀】竟寧元年。【師古註】竟者,終極之言,言永安寧也。【霍光傳】縣官重太后,故不竟。【師古註】竟,窮竟其事也。 又【說文】樂曲盡爲竟。 又地名。【史記·白起傳】遂東至竟陵。【註】在郢州長壽縣南百五十里。 又姓。出【何氏姓苑】。 又【集韻】舉影切,音景。與境同,界也。【禮·曲禮】入竟而問禁。【疏】竟,界首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字彙補】按竟界之竟,宜从上聲。徐師曾禮註:字彙附於去聲,非。 又【韻補】叶居亮切【郭璞·不死圖讚】有人爰處,員丘之上。稟此遐齡,悠悠無竟。考證:〔【禮·曲禮】入竟而問禁。【疏】竟,彊首也。〕 謹照孔疏原文彊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