衅字的含义
衅字的解释
衅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1
- 拼音:xìn
- 繁体:釁
- 笔画:11
- 部首:血
衅字寓意
【衅】衅 (釁) xìn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衅钟。衅鼓。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衅隙。衅端(争端)。挑衅。寻衅。 以香熏身:衅浴。
衅字解释
【衅】[①][xìn](1)同“釁”。(2)“釁”的简化字。
衅字诗词来源
【衅】衔珠浴铁向桑乾,衅旗膏剑指乌丸。唐·作者:贺朝《从军行》
春秋大义惟观衅,王者雄师但有征。宋·作者:刘三嘏《自陈诗》
官私乘衅作威棱,督促仓惶去闾里。北宋·作者:梅尧臣《花娘歌》
渭桥祖道一语泄,身衅边鼓家流离。北宋·作者:刘攽《天马行》
已多困瘠悲邦衅,况有跳梁玩国恩。北宋·作者:刘挚《送郑毅夫舍人被召五首 其三》
增尸为城骨筑垒,滴血衅地尘不嚣。北宋·作者:王令《寄王正叔》
国忠祸衅根芽日,此贼倾唐势已先。北宋·作者:韦骧《咏唐史 李林甫》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北宋·作者:苏辙《赤壁怀古》
灼以炎皇之火精,衅以少昊之金液。北宋·作者:孔武仲《龟石》
中原日月九夷知,不用禽胡衅鼓旗。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 其二》
尧罹长风衅滋甚,縻以大缴尸诸廛。北宋·作者:刘弇《元丰辛酉七月九夜大风四十韵》
禾州吉水方震动,缚取两渠来衅钟。宋·作者:王庭圭《庐陵行》
权归宥密消兵衅,力扫欃枪息祲氛。宋·作者:韩驹《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六》
此日兵连殊未解,向来边衅复谁开。北宋末·作者:周紫芝《复愁二首 其二》
嗟予抱衅谪蛮夷,如人体瑰欣解衣。宋·作者:洪刍《板屋》
盗贼从来能伺衅,治安自昔戒除戎。宋·作者:李纲《舟中读书有感》
咫尺书来弗获陈,深虞衅鼓祃于神。宋·作者:洪皓《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其十五》
不能随尔作祸衅,冷炙残杯图咀嚼。宋·作者:史浩《雪夜行舟骂鬼》
淫雨不止已及月,扊扅供衅无宿烟。南宋·作者:李石《大雨水忧三堰决坏且念吾挺之在病无与共此忧者因走笔为问四首 其二》
贱子无天衅早钟,记观先友涕亡从。南宋·作者:王十朋《刘府君挽词 其二》
春秋大义惟观衅,王者雄师但有征。宋·作者:刘三嘏《自陈诗》
官私乘衅作威棱,督促仓惶去闾里。北宋·作者:梅尧臣《花娘歌》
渭桥祖道一语泄,身衅边鼓家流离。北宋·作者:刘攽《天马行》
已多困瘠悲邦衅,况有跳梁玩国恩。北宋·作者:刘挚《送郑毅夫舍人被召五首 其三》
增尸为城骨筑垒,滴血衅地尘不嚣。北宋·作者:王令《寄王正叔》
国忠祸衅根芽日,此贼倾唐势已先。北宋·作者:韦骧《咏唐史 李林甫》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北宋·作者:苏辙《赤壁怀古》
灼以炎皇之火精,衅以少昊之金液。北宋·作者:孔武仲《龟石》
中原日月九夷知,不用禽胡衅鼓旗。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 其二》
尧罹长风衅滋甚,縻以大缴尸诸廛。北宋·作者:刘弇《元丰辛酉七月九夜大风四十韵》
禾州吉水方震动,缚取两渠来衅钟。宋·作者:王庭圭《庐陵行》
权归宥密消兵衅,力扫欃枪息祲氛。宋·作者:韩驹《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六》
此日兵连殊未解,向来边衅复谁开。北宋末·作者:周紫芝《复愁二首 其二》
嗟予抱衅谪蛮夷,如人体瑰欣解衣。宋·作者:洪刍《板屋》
盗贼从来能伺衅,治安自昔戒除戎。宋·作者:李纲《舟中读书有感》
咫尺书来弗获陈,深虞衅鼓祃于神。宋·作者:洪皓《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其十五》
不能随尔作祸衅,冷炙残杯图咀嚼。宋·作者:史浩《雪夜行舟骂鬼》
淫雨不止已及月,扊扅供衅无宿烟。南宋·作者:李石《大雨水忧三堰决坏且念吾挺之在病无与共此忧者因走笔为问四首 其二》
贱子无天衅早钟,记观先友涕亡从。南宋·作者:王十朋《刘府君挽词 其二》
衅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衅】【申集下】【血字部】 衅;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107第15【唐韻】許覲切【集韻】許愼切, 音舋。與釁同。【玉篇】牲血塗器祭也。【禮·樂記】車甲衅而藏之府庫,而弗復用。【註】衅,釁字也。許靳反。(釁)【唐韻】虛振切【集韻】許愼切【韻會】許刃切, 興去聲。【說文】血祭也。象祭竈也。【廣韻】牲血塗器祭也。【禮·月令】孟冬之月,命大史釁龜筴。【疏】謂殺牲以血塗釁其龜及筴。又【雜記】成廟則釁之。【疏】謂宗廟初成,則殺牲取血以釁之,尊而神之也。【史記·高祖紀】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註】釁,祭也。殺牲以血塗鼓曰釁。 又罪也。【左傳·宣十二年】觀釁而動。【註】釁,罪也。 又瑕也。【左傳·桓八年】讐有釁,不可失也。【註】釁,瑕隙也。【史記·李斯傳】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註】索隱曰:言因諸侯有瑕釁,則忍心而剪除也。 又兆也。【魯語】若鮑氏有釁,吾不圖矣。【註】釁,兆也。【陸機·答賈長淵詩】天厭霸德,黃祚告釁。 又塗也。一曰熏也。【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註】以香塗身曰釁。【周禮·春官·肆師】共其釁鬯。【註】以鬯塗尸,使之香美也。【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註】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前漢·賈誼傳】釁面吞炭。【註】漆面以易貌。一曰熏也,以毒熏入之。 又動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釁於勇。【註】釁,動也。 又【爾雅·釋獸】獸曰釁。【疏】獸之自奮迅動作名釁。 又姓。【正字通】周有釁夏。 又【正字通】通作舋。【韓非子】旣蓄王資而承敵國之舋。【前漢·高帝紀】乗舋而運。 又或作衅。【禮·樂記】車甲衅而藏之府庫。【註】衅,釁字也。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 又或作興。【禮·禮器】旣興器用幣。【註】興,當爲釁字之誤。(釁)考證:〔【禮·樂記】車甲衅而藏之武庫。〕 謹照原文武庫改府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