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馨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0
  • 拼音:xīn
  • 繁体:
  • 笔画:20
  • 部首:

馨字寓意

【馨】 xīn 散布很远的香气:香。如兰之。 喻长存的英名:垂千祀。 助词,作用同“样”:宁(这样,如此)。宁儿(原意是“这样的儿子”,后用以赞美孩子或子弟)。

馨字解释

【馨】[①][xīn][《廣韻》呼刑切,平青,曉。](1)香气远闻;芳香。(2)散播很远的香气。(3)比喻可流传广远的德行、声誉。(4)美;和美。(5)语助词。犹今“般”、“样”。

馨字诗词来源

【馨】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南梁·作者:萧纲《应令诗》
严禋克配鸿基远,明德惟馨凤历昌。隋末唐初·作者:魏徵《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舒和》
文含金玉知无朽,舌似兰荪尚有馨。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诗》
东郊风物正熏馨,素浐凫鹥戏绿汀。唐·作者:崔日用《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唐·作者:杜甫《三绝句 其一 楸花》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唐·作者:杜甫《秋雨叹三首 其一》
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中唐·作者:陈羽《古意》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中唐·作者:韩愈《芍药歌》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中唐·作者: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
惧同枳棘愁迁徙,每抱馨香委照临。唐·作者:李绅《新楼诗二十首 其十二 橘园》
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唐·作者:白居易《府酒五绝 辨味》
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秖欲播芳馨。中唐·作者:柳宗元《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白玉为竿丁字成,黄金绣带短长轻。唐·作者:陆畅《坐障》
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尽传馨。中唐·作者:杨汝士《宴杨仆射新昌里第》
御气馨香苏合启,帘光浮动水精悬。唐·作者:陈标《秦王卷衣》
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唐·作者:张彤《奉和白太守拣橘》
百味馨香各自殊。唐·作者:敦煌曲子《化生子 化生童子赞 其四 十首》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唐·作者:杜牧《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绝荆榛兮罢釿斸,饮馨香兮味清肃。唐·作者:良价《新丰吟》

馨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馨】【戌集下】【香字部】 馨;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429第30【廣韻】呼 切【集韻】【韻會】【正韻】醯經切, 音 。【玉篇】香遠聞也。【書·酒誥】黍稷非馨,明德維馨。【詩·大雅】爾殽旣馨。又【周頌】有椒其馨。【楚辭·九歌】折芳馨兮遺所思。【韓愈·答張徹詩】寒狖酸骨怨,怪花醉 馨。 又【集韻】虛映切,音釁。晉人以爲語助。【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世說新語】王朗之雪中詣王螭,持其臂。螭曰:冷如鬼手馨,强來捉人臂。【通雅】寧 寧馨,此呼語辭,今讀能亨,亦云那,向有平去二音,可平可仄,古人多假借字也。

与馨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馨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