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字的含义
庚字的解释
庚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8
- 拼音:gēng
- 繁体:庚
- 笔画:8
- 部首:广
庚字寓意
【庚】庚 gēng 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 年龄:同庚。年庚。生庚(人出生的年月)。庚帖(ti )。庚齿(年龄)。 姓。
庚字解释
【庚】[①][gēng][《廣韻》古行切,平庚,見。](1)天干的第七位。殷周时代纪日主要用十干。庚,一旬中的第七日。(2)天干的第七位。古代谓五方中属西。(3)天干的第七位。古代谓五行中的属金。(4)天干的第七位。古代谓五季中属秋。(5)年龄。(6)伏天的代称。(7)赔偿,偿还。(8)道路。(9)古代计里程的单位。(10)犹言道理,规律。(11)坚强貌。参见“庚泥”。(12)变更;更换。庚,通“更”。(13)姓。唐有庚季良。见《广韵·平庚》。
庚字诗词来源
【庚】玉箫吹过黄岩洞,勾引长庚跨鹤来。唐·作者:何仙姑《有道士自罗浮之增城口占三绝寄家 其一》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愧我一生潦倒甚,全无佳句答长庚。唐·作者:林藻《晚泊鄞阳》
长庚烈烈独遥天,盛世应知降谪仙。唐·作者:牟融《赠浙西李相公》
依时采取知老嫩,片饷之间并甲庚。唐·作者:钟离权《破迷正道歌》
年长每劳推甲子,夜寒初共守庚申。唐·作者:许浑《赠王山人》
三守庚申三尸伏,七守庚申七尺灭。唐·作者:不详《段成式《酉阳杂俎》引古语》
真汞煮作硬砂子,白体成庚重不轻。唐·作者:白云仙人《灵草歌三十九首 其九 金风草》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一》
虎到甲边风浩浩,龙居庚内水温温。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四十六》
神龟出入庚辛位,丹凤翱翔甲乙方。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五十》
庚虎循环餐绛雪,甲龙夭矫迸灵泉。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九十九》
风卷蓬根屯戊己,月移松影守庚申。唐·作者:温庭筠《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
自算天年穷甲子,谁同雨夜守庚申。唐·作者:周贺《赠道人》
鵩鸟飞来庚子直,谪去日蚀辛卯年。唐·作者:杜牧《李和鼎》
屈指不堪言甲子,披风常记是庚申。唐末·作者:罗隐《京口见李侍郎》
前年庚子臈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秦妇吟》
丰年甲子春无雨,良夜庚申夏足眠。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人事》
减食为缘疏五味,不眠非是守庚申。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鬓发》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愧我一生潦倒甚,全无佳句答长庚。唐·作者:林藻《晚泊鄞阳》
长庚烈烈独遥天,盛世应知降谪仙。唐·作者:牟融《赠浙西李相公》
依时采取知老嫩,片饷之间并甲庚。唐·作者:钟离权《破迷正道歌》
年长每劳推甲子,夜寒初共守庚申。唐·作者:许浑《赠王山人》
三守庚申三尸伏,七守庚申七尺灭。唐·作者:不详《段成式《酉阳杂俎》引古语》
真汞煮作硬砂子,白体成庚重不轻。唐·作者:白云仙人《灵草歌三十九首 其九 金风草》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一》
虎到甲边风浩浩,龙居庚内水温温。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四十六》
神龟出入庚辛位,丹凤翱翔甲乙方。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五十》
庚虎循环餐绛雪,甲龙夭矫迸灵泉。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九十九》
风卷蓬根屯戊己,月移松影守庚申。唐·作者:温庭筠《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
自算天年穷甲子,谁同雨夜守庚申。唐·作者:周贺《赠道人》
鵩鸟飞来庚子直,谪去日蚀辛卯年。唐·作者:杜牧《李和鼎》
屈指不堪言甲子,披风常记是庚申。唐末·作者:罗隐《京口见李侍郎》
前年庚子臈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秦妇吟》
丰年甲子春无雨,良夜庚申夏足眠。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人事》
减食为缘疏五味,不眠非是守庚申。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鬓发》
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庚】【寅集下】【广字部】 庚; 康熙笔画:8; 页码:页344第22【唐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 音賡。【集韻】庚,十干名也。【說文】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又】月在庚曰窒。【釋名】庚,剛也,堅强貌也。 又【玉篇】庚猶更也。【易·巽卦】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本義】庚,更也。事之變也。先庚三日,丁也。後庚三日,癸也。丁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癸所以揆度於其變之後。 又長庚,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出,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庚,續也。【詩緝】夾漈鄭氏曰:啓明金星,長庚水星。金在日西,故日將出,則東見。水在日東,故日將沒,則西見。實二星也。【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註】長庚,卽太白星。 又【左傳·哀十三年】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註】軍中不得出糧,故爲私隱。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 又年齒亦曰庚。【墨客揮犀】文彥博居洛日,年七十八,與和昫司馬旦席,汝言爲同庚會,各賦詩一首。又【癸辛雜識】張神鑒瞽而慧,每談一命,則旁引同庚者數十,皆歷歷可聽。 又【前漢·文帝紀】大橫庚庚。【註】師古曰:庚庚,橫貌也。 又【集韻】道也。【詩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左傳·成十八年】塞夷庚。【註】吳晉往來之要道。 又【廣韻】償也。【禮·檀弓】季子臯葬其妻犯人之禾,申詳以告曰:請庚之。 又【隋書·律曆志】夷則一部二十七律。一曰和庚。 又姓。【唐韻】唐有太常博士庚季良。又庚桑,複姓。【莊子·庚桑楚註】楚名。庚桑,姓也。 又六庚,天獸名。【太公·隂謀】六庚爲白獸,在上爲客星,在下爲害氣。 又倉庚,鳥名。【爾雅·釋鳥】倉庚,商庚。【註】卽鵹鳥也。【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又盜庚,草名。【爾雅·釋草】蕧,盜庚。【註】旋蕧似菊。【本草】旋蕧一名盜庚。夏開黃花,盜竊金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