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骾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gěng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骾字寓意

【骾】 gěng 同“鲠”。

骾字解释

【骾】[①][gěng][《廣韻》古杏切,上梗,見。](1)谓喉中卡着骨头。(2)比喻刚直。(3)比喻刚正坚强的骨干。

骾字诗词来源

【骾】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唐·作者: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骨鲠如君道尚存,近来人事不须论。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
富贵于身有重轻,平生忠鲠世知名。北宋·作者:赵抃《送范伯玉奉议赴阙》
忠言鲠议不我间,开诚待我逾天伦。北宋·作者:赵抃《和范御史见赠》
希文鲠亮素少与,失势谁复能相扶。北宋·作者: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余安道》
国史标名知骨鲠,邦人图像胜楹桓。北宋·作者:程颐《睢阳五老图》
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北宋·作者: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其间绝品非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北宋·作者:苏轼《句 其七》
诨语销忠骨鲠亡,此中空奏忒郎当。北宋·作者:王仲敏《句》
顾予昔忝宗伯省,谐世无术伤骨鲠。北宋·作者:张元孝《醴泉歌》
君不见穆家兄弟故可人,概以骨鲠恐异趣。宋·作者:刘一止《允迪以羊膏瀹茗饮吕景实景实有诗叹赏仆意未然辄次原韵》
情虽妩媚中骨鲠,当时只有香山贤。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题东林香山像》
屡将鲠议叩枫宸,不为承恩始爱君。宋·作者:李纲《恭闻诏书褒悼陈少阳赠官与一子恩泽赐缗钱五十万感涕四首 其三》
鲁公辞翰勒山巅,鲠峭风姿亦喜仙。宋·作者:李纲《游麻姑山二首 其一》
固知骨鲠易婴鳞,坐使奸谀得乘隙。宋·作者:李纲《次韵顾子美见示题曲江画像》
此公刚鲠无情煞,到得春时也自怜。宋·作者:龚况《午歇惠安寺》
今兹疏梅弄香粉,公坐鲠切还栖迟。宋·作者:郑刚中《简潘义荣》
许国尚馀忠鲠在,此心还与岁寒期。宋·作者:李弥逊《丞相张公筑室湘江之上若欲远人间事尽心于山水之乐以奉寿母而末章以忠孝诏诸来者寓意深矣索诗寄之 其二》
君王养欲臣养文,忠鲠漫多宁救药。宋·作者:王之道《天宝歌和魏定公文次韵》
骨鲠当朝迹未尘,但知谋国不谋身。宋·作者:朱翌《次韵常子正》

骾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骾】【亥集上】【骨字部】 骾;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449第29【唐韻】【集韻】【韻會】 古杏切,音梗。【說文】食骨留咽中也。【註】徐鍇曰:古有骨骾之臣,遇事敢刺骾,不從俗也。【晉書·崔洪傳】骨骾不同於物。【集韻】通作鯁。

与骾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骾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骾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