鶊字的含义
鶊字的解释
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gēng
- 繁体:鶊
- 笔画:19
- 部首:鳥
鶊字寓意
【鶊】鶊 gēng 见“鹒”。
鶊字解释
【鶊】[①][gēng][《廣韻》古行切,平庚,見。]“鹒1”的繁体字。鸧鹒。
鶊字诗词来源
【鶊】再三留得鸧鹒晚,千万休教杜宇知。唐·作者:无名氏《送春》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鸧鹒来一鸣。北宋·作者:吴则礼《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其一》
都无筋力堪井臼,睡起饱听鸧鹒呼。北宋·作者:吴则礼《已老》
更无花片近老眼,快遣鸧鹒来一鸣。北宋·作者:吴则礼《寒食》
结成硕果鹂鹒语,吹尽落花桑柘光。宋·作者:苏籀《次韵洪令三月晦见寄》
一春忙过无多日,又听鹂鹒报麦黄。宋·作者:姚潼翔《春日田园杂兴》
青枫蛾子催桑月,绿树鹂鹒报麦秋。宋·作者:陈希声《春日田园杂兴五首 其五》
鸧鹒有意留残景,杜字无情恋晚晖。宋·作者:朱淑真《晚春会东园》
漠漠草茵飞蛱蝶,深深柳幄韵鹂鹒。宋·作者:刘学箕《铅山廨宇题壁》
未有鸧鹒传好语,岂无蛱蝶报芳辰。南宋·作者:释行海《戊辰闰正月书怀 其一》
野老相逢无别事,共过深巷听鹂鹒。元·作者:陈镒《村景 其一》
他日相思建溪上,棠梨花发鹒鸪啼。元末明初·作者:刘基《送鲍生之闽中》
个中何物添春意,草陌鸧鹒上下声。元末明初·作者:元天锡《二月十八日晓晴。到西郊》
十里春原新雨过,鸧鹒上下弄晴光。元末明初·作者:元天锡《堤州南郊》
鸧鹒陌上春初晴,风日暄妍步武轻。元末明初·作者:元天锡《春野行》
春朝起沐日照屋,野卉杂发鸣鹂鹒。元末明初·作者:高启《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春江花落鸧鹒鸣,江上女娘香步轻。明·作者:河演《浿江词》
鸧鹒深树绵蛮语,胡蝶残丛蘧栩飞。明·作者:徐居正《又用前韵 其二》
云雾放山还旧态,鸧鹒侵晓作春声。明·作者:申叔舟《次韵戏呈宁城,绫城 其七》
雕鶽凌厉卑鶗鴂,?鹈冲突欺鸠鹒。明·作者:梁景行《百鸟图为司空李西涯题》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鸧鹒来一鸣。北宋·作者:吴则礼《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其一》
都无筋力堪井臼,睡起饱听鸧鹒呼。北宋·作者:吴则礼《已老》
更无花片近老眼,快遣鸧鹒来一鸣。北宋·作者:吴则礼《寒食》
结成硕果鹂鹒语,吹尽落花桑柘光。宋·作者:苏籀《次韵洪令三月晦见寄》
一春忙过无多日,又听鹂鹒报麦黄。宋·作者:姚潼翔《春日田园杂兴》
青枫蛾子催桑月,绿树鹂鹒报麦秋。宋·作者:陈希声《春日田园杂兴五首 其五》
鸧鹒有意留残景,杜字无情恋晚晖。宋·作者:朱淑真《晚春会东园》
漠漠草茵飞蛱蝶,深深柳幄韵鹂鹒。宋·作者:刘学箕《铅山廨宇题壁》
未有鸧鹒传好语,岂无蛱蝶报芳辰。南宋·作者:释行海《戊辰闰正月书怀 其一》
野老相逢无别事,共过深巷听鹂鹒。元·作者:陈镒《村景 其一》
他日相思建溪上,棠梨花发鹒鸪啼。元末明初·作者:刘基《送鲍生之闽中》
个中何物添春意,草陌鸧鹒上下声。元末明初·作者:元天锡《二月十八日晓晴。到西郊》
十里春原新雨过,鸧鹒上下弄晴光。元末明初·作者:元天锡《堤州南郊》
鸧鹒陌上春初晴,风日暄妍步武轻。元末明初·作者:元天锡《春野行》
春朝起沐日照屋,野卉杂发鸣鹂鹒。元末明初·作者:高启《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春江花落鸧鹒鸣,江上女娘香步轻。明·作者:河演《浿江词》
鸧鹒深树绵蛮语,胡蝶残丛蘧栩飞。明·作者:徐居正《又用前韵 其二》
云雾放山还旧态,鸧鹒侵晓作春声。明·作者:申叔舟《次韵戏呈宁城,绫城 其七》
雕鶽凌厉卑鶗鴂,?鹈冲突欺鸠鹒。明·作者:梁景行《百鸟图为司空李西涯题》
鶊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鶊】【亥集中】【鳥字部】 鶊;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493第24【廣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 音庚。鶬鶊,鳥名。大於鴝鵒,毛黃色,羽及尾黑色相閒,雌雄雙飛,鳴音如織機聲。一作倉庚。【爾雅·釋鳥】倉庚,鵹黃也。【禮·月令】仲春倉庚鳴。【正字通】倉庚,黃鸝也。雙飛相麗,曰黃鸝。以黃色黑章曰黧黃,以鳴嚶嚶曰黃鶯。詩疏云:或謂之黃栗留,或謂之黃袍。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揚子方言:齊人謂之搏黍,冬藏谷中,二月始鳴。荆州志:農人冬月於田中掘二三尺,得土堅圓如卵,破之則鳥在焉,無復羽毛,春始生羽,破土而出。又山海經云:黃鳥,食之不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