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顛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diān
  • 繁体:
  • 笔画:19
  • 部首:

顛字寓意

【顛】 diān 见“颠”。

顛字解释

【顛】[①][diān][《廣韻》都年切,平先,端。]“颠1”的繁体字。亦作“顚1”。(1)头顶;头。(2)顶端,上端。(3)本,始。(4)倒仆。(5)下。(6)坠落。(7)颠倒;倒置。(8)倾覆;灭亡。(9)颠簸;震荡。(10)指不平稳地行进;蹦跳着跑。(11)癫狂,疯癫。后作“癲”。(12)狂暴,猛烈。(13)胡闹,狂闹。(14)掂,掂量。(15)踮起。(16)通“滇”。参见“歌”。(17)通“齻”。参见“齒”。(18)姓。春秋晋有颠颉。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②][tián][《集韻》亭年切,平定,定。]“颠2”的繁体字。亦作“顚2”。(1)见“2”。(2)通“闐”。充满。参见“2實”。[③][tiàn]亦作“顚3”。

顛字诗词来源

【顛】船楫颠倒更相加。汉·作者:无名氏《将归操》
游侠少年游上路,倾心颠倒想恋慕。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二》
嵩高少室岭岑颠。中央修福十万年。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五》
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颠。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大理两星阴德边,勾陈尾指北极颠,勾陈六星六甲前。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盛唐·作者:李白《草书歌行》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猛虎行》
半山忽与沙门颠,俄倾逡巡偡韬秘。唐·作者: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唐·作者:张谓《句》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唐·作者: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其一》
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唐·作者:杜甫《偪仄行赠毕曜》
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唐·作者:杜甫《洗兵马》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唐·作者: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吴郡张颠誇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唐·作者: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五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唐·作者:杜甫《锦树行》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唐·作者: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其五》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唐·作者: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一》
梁子工文四十年,诗颠名过草书颠。唐·作者:贾至《赠陕掾梁宏》
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唐·作者:元结《宿丹崖翁宅》

顛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顛】【戌集下】【頁字部】 顛;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408第06【正字通】俗顚字。

与顛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顛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