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滇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diān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滇字寓意

【滇】 diān 古族名,在今中国云南省东部池附近地区。 中国云南省的别称:红(云南出产的红茶)。剧。池。

滇字解释

【滇】[①][diān][《廣韻》都年切,平先,端。](1)湖名。(2)古国名。在今云南省东部池附近地区。战国时,楚将庄蹻于其地建立国。(3)古族名。西南夷的一支。战国至秦汉时,分布在今云南池附近,中心在今晋宁县。为当地定居农业民族。与濮越系统关系密切。(4)云南省的简称。因有池而得名。[②][tián][《廣韻》徒年切,平先,定。][《廣韻》他甸切,去霰,透。]见“2”。[③][zhēn][《集韻》之人切,平真,章。](1)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境内。(2)水名。在今河南省境内。

滇字诗词来源

【滇】大宛蒲海北,滇壑隽崖西。初唐·作者:乔知之《羸骏篇》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中唐·作者: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滇王扫宫避使者,跪进再拜语嗢咿。中唐·作者: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中唐·作者: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溟池海浦俱喧豗,青帜白旌相次来。唐·作者:温庭筠《昆明池水战词》
帐下劲兵缠象魏,枥中飞骑控巴滇。北宋·作者:蒋之奇《过芜湖》
乡人记我少年日,滇马为致风前鸟。北宋·作者:苏辙《施崇宁寺马》
巴滇有马驹空老,林箐无人叶自秋。北宋·作者:黄庭坚《送高士敦赴成都钤辖二首 其一》
滇池藤赤人难到,太乙青藜事近诬。北宋·作者:曾肇《灵寿木》
巴滇騄骏风作蹄,去如灭没来不嘶。北宋·作者:张耒《于湖曲》
携来应自滇池国,得处还因博望侯。宋·作者:汪藻《朱新仲自韶州寄灵寿杖并诗次韵答之》
武皇开疆三万里,滇池初穿柏梁起。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金铜歌》
巴滇骏马去如飞,始遣轻兵索行客。宋·作者:吕本中《晋太宁四年王敦自武昌下屯于湖明年六月敦将举兵内向明帝微行至于湖阴察其营垒而去唐温庭筠作湖阴曲盖为此也后汉王霸之孙改封芜湖吴时此地称于湖或称芜湖察其营垒则姑熟之西初无湖阴又且于湖乃芜湖也张文潜有于湖曲广其意追和焉》
至今滇昆水含怒,怒迸海脉浮平川。南宋·作者:李石《题金马碧鸡神祠》
兴来思跨巴滇马,归去方乘下泽车。南宋·作者:何麟《外大父丞相初登科为雒县主簿经摄?窑镇税官留诗护国寺中令狐监征录以见寄谨再拜追和而记其后》
地险向来誇峻国,天诛□许恃滇池。宋·作者:程以谦《游涪溪 其二》
滇江今日掌刑回,上得梅山不见梅。宋·作者:英州司寇女《题梅岭佛祠壁》
巴滇绿骏足如风,西域天驹骨似龙。南宋·作者:项安世《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四》
巴滇之马如游龙,宝鞭袅袅回如风。南宋·作者:徐宝之《续湖阴曲》
滇海始知鲸欲动,零陵不独燕能飞。南宋·作者:鲁应龙《题陈山飞星石》

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滇】【巳集上】【水字部】 滇;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642第05【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都年切,音顛。【說文】益州池名。【前漢·地理志】水在益州滇池縣。 又本西南夷名。【史記·西南夷傳】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 又【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 音田。滇污,大水貌。 又盛貌。【前漢·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 又【廣韻】【集韻】 他甸切,音瑱。滇 ,大水。【左思·吳都賦】滇 淼漫。【註】滇 ,水闊無涯之狀。 又【集韻】堂練切,音電。義同。 又【集韻】之人切【韻會】知鄰切, 音眞。滇陽,縣名,屬汝南。【前漢·地理志】作眞陽。【續漢書】又作湞陽。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義同。 又通作顚。【司馬相如·上林賦】文成顚歌。【註】益州顚縣,其人能西南夷歌。顚,與滇同。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文成顚歌。〕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与滇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滇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