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撒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撒字寓意

【撒】 sā 放开,发出:手。网。谎(说谎)。气。 尽量施展或表现出来:刁。奸。娇。欢儿。野。酒疯。 姓。 洒 sǎ 散播,散布,散落:种(zh弉g )。播。把酒端平,别了。 姓。

撒字解释

【撒】[①][sǎ][《集韻》桑曷切,入曷,心。](1)散布;散播。(2)散落,洒下。(3)只把脚尖伸进鞋内,拖着走。(4)插;塞进。(5)用以塞紧器物的竹木片。(6)惊觉貌;寒慄或战慄貌。参见“然”、“”。(7)姓。明有祥、明。见《续通志·氏族八》。[②][sā][《集韻》桑曷切,入曷,心。](1)放开;张开。(2)指一张一合、一放一收的动作。(3)指放牧。(4)耍;故意施展、表现。参见“2潑”、“2野”、“2嬌”。(5)排泄。(6)抛弃,丢开。(7)弯曲,扭曲。

撒字诗词来源

【撒】撒盐空中差可拟。东晋·作者:谢道韫《咏雪联句》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誇道不曾输。唐·作者: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紫塞傍窥鸿雁翼,金盘乱撒水精珠。唐·作者: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
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唐·作者:白居易《晚春重到集贤院》
鼠抛贫屋收田日,雁度寒江拟雪天。中唐·作者:贾岛《詶张籍王建》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中唐·作者:李贺《美人梳头歌》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中唐·作者:薛涛《十离诗 笔离手》
白缕贯睛行五百,斑如撒豆勿同看。唐·作者:徐成《宝金篇》
百丈竿头快撒手,不须观后复观前。唐·作者:无名氏《偈》
飞鸥撒浪三千里,暮草摇风一万畦。唐·作者:杨收《入洞庭望岳阳》
黑撒半筐兵甲豆,朱书一道厌人符。前蜀·作者:光业《嘲道门进《武成混元图》》
莺锦蝉罗撒麝脐,狻猊轻喷瑞烟迷。五代·作者:和凝《宫词百首 其三十八》
撒手那边诸圣外,回程堪作火中牛。五代·作者:常察《祖意》
撒手到家人不识,更无一物献尊堂。五代·作者:常察《乡还曲》
龙脑天香撒地衣,锦书新册太真妃。唐末宋初·作者:宋白《宫词 其十》
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盘催曲拍。北宋·作者:田锡《李谟吹笛歌》
剪作天花撒翠微,茫茫六合生光辉。北宋·作者:田锡《进瑞雪歌》
撒手那边千圣外,祖堂少室长根芽。北宋·作者:释警玄《偈》
绛节参差抽苦笋,翠钿狼籍撒圆荷。北宋·作者:王禹偁《春晚游太和宫》
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北宋·作者:王禹偁《雪霁霜晴独寻山径菊花犹盛感而赋诗》

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撒】【卯集中】【手字部】 撒;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454第07【集韻】【韻會】 桑葛切,音薩。散之也。一曰放也。【吳志·潘濬傳註】孫權數射雉,濬諫之,出見雉翳,手自撒壞。【正字通】今俗云撒手,撒潑,皆用撒。 又姓。洪武中舉人撒仲謙。 又【六書故】本作 。山戛切,音煞。擲也。互見 字註。【集韻】或作攃。【韻會】【正韻】俗攃字。

与撒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撒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