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冕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miǎn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冕字寓意

【冕】 miǎn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加。卫(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

冕字解释

【冕】[①][miǎn][《廣韻》亡辨切,上獮,明。]“絻2”的被通假字。(1)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行朝仪、祭礼时所戴的礼帽。(2)戴礼帽。(3)喻指像的事物。

冕字诗词来源

【冕】轩冕婀那翠云中。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六》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唐·作者: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盛唐·作者:王维《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褒斜谷中不容幰,唯有白云当露冕。盛唐·作者:王维《送崔五太守》
俨冕旒兮垂衣裳,金天净兮丽三光。盛唐·作者: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唐·作者:杜甫《洗兵马》
才子学诗趋露冕,棠花含笑待斑衣。唐·作者:钱起《送韦信爱子归觐》
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䍦。唐·作者: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唐·作者:包佶《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
露冕宁夸汉车服,下帷常讨鲁春秋。唐·作者:韩翃《赠兖州孟都督》
冠冕凄凉几迁改,眼看桑田变成海。中唐·作者:戎昱《赠别张驸马》
山城迢遰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中唐·作者:刘长卿《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腰章建隼皇恩赐,露冕临人白发垂。中唐·作者:刘长卿《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中唐·作者:刘长卿《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
萍乡露冕真堪惜,凤沼鸣珂已讶迟。唐·作者:崔峒《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三朝气蚤迎恩泽,万岁声长绕冕旒。中唐·作者:杨巨源《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 其二》
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中唐·作者:杨巨源《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轩冕强来趋世路,琴尊空负赏年华。中唐·作者:武元衡《崔敷叹春物将谢恨不同览时余方为事牵束及往寻不遇题之留赠》
林壑能忘轩冕贵,白云黄鹤好相亲。唐·作者:牟融《题孙君山亭》
露冕行春向若耶,野人怀惠欲移家。唐·作者:刘商《送元使君自楚移越》

冕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冕】【子集下】【冂字部】 冕;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29第30【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正韻】美辨切, 音免。【說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纊紞。从冃,免聲。古黃帝初作冕。【徐曰】冕,上加之也。長六寸,前狹圓,上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纊紞,黃色也,以黃綿綴冕兩旁,下繫玉瑱,又謂之珥,細長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虛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後仰前俯,主於恭也。【禮·玉藻】諸侯裨冕以朝。【禮器】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爲貴也。又【韻會】或作絻。【荀子·禮論篇】郊之麻絻。【集韻】亦作 。又【正韻】禮記,士玄端,諸侯玄端以祭,天子玄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端皆作冕。又【集韻】武遠切,音晚。冠有延,前俯也。

与冕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冕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