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匐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匐字寓意

【匐】 fú 〔匍〕见“ 匍”。

匐字解释

【匐】[①][fú][《廣韻》房六切,入屋,奉。][《廣韻》蒲北切,入德,並。](1)仆倒;伏。(2)突厥语的音译。古代回纥等部族的统治阶层。

匐字诗词来源

【匐】年老功成乞罢兵,玉阶匍匐进双旌。唐·作者:于鹄《送唐大夫让节归山》
若欲行住仙堂里,不用匍匐在他乡。唐·作者:傅翕《三谏歌》
朝饥暮匐谁兴哀,喧阗竞纳不盈掬。唐·作者:李郢《茶山贡焙歌》
荔支花下驱千骑,薝匐林中礼万回。五代·作者:贯休《送郑使君》
函封三奏心匍匐,坚让此碑声盖国。五代·作者:贯休《上荆南府主三让德政碑》
空恋旧时恩奖地,无因匍匐出柴关。唐末·作者:伍唐圭《山中卧寄卢郎中》
径穿蒙密得窍六,俛首匍匐藤拄脐。北宋·作者:苏舜钦《过池阳游齐山洞》
田家老父眉睫白,杖藜匍匐泣路傍。北宋·作者:司马光《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诗》
我思江淮有流民,往往匍匐僵道边。北宋·作者:黄庶《次韵和酬真长对雪之作》
乡闾匍匐苟相哀,得路青云更肯来。北宋·作者:张舜民《哀王荆公 其二》
南州高士应匍匐,忍看灵车下北津。宋·作者:王庭圭《挽范孺人》
素志蹉跎雪侵鬓,青衫匍匐尘满裾。宋·作者:张纲《次韵周伯谢绵袄长篇》
卧橹无声百丈斜,牵夫匍匐入芦花。宋·作者:邓深《即事六绝 其一》
玉龙不动身千亿,薝匐无香瘦十分。南宋·作者:释宝昙《雪》
阿虞匍匐晬盘中,事事都拿要学翁。南宋·作者:楼钥《阿虞试晬戏作》
去年匍匐双溪路,迨似当年失母时。南宋·作者:徐暄《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 其二》
子来自南我自北,缭绕东西厌匍匐。南宋·作者:刘宰《畏雨不出简张端袤昆仲符伯寿诸兄》
学行何必过邯郸,匍匐归来指谩弹。南宋·作者:赵希逢《和寄赵德夫》
脊硬不移匍匐手,语迟厚养粹凝姿。南宋·作者:陈著《丙戌十一月十六日迎孙试周八句》
失身匍匐草莽间,屡迫以死弥忠壮。宋末元初·作者:郑思肖《和文丞相六歌 其五》

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匐】【子集下】【勹字部】 匐;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51第34【唐韻】蒲北切【集韻】【韻會】鼻墨切【正韻】步黑切, 音蔔。【說文】伏地也。从勹,畐聲。【詩·大雅】誕實匍匐。【註】兒以手行也。又盡力奔趨往也。【詩·邶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箋】盡力也。又作服。【史記·范雎傳】膝行蒲服。【前漢·霍光傳】扶服叩頭。又作伏。【前漢·韓信傳】俛出袴下,蒲伏。又【集韻】步木切,音僕。義同。【集韻】或作 。考證:〔【詩·邶風】匍匐救之。【箋】盡方也。〕 謹照原文方改力。

与匐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匐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