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字的含义
勿字的解释
勿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4
- 拼音:wù
- 繁体:勿
- 笔画:4
- 部首:勹
勿字寓意
【勿】勿 wù 副词,不,不要:请勿动手。勿谓言之不预(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
勿字解释
【勿】[①][wù][《廣韻》文弗切,入物,微。](1)无,没有。与“有”相对。(2)见“勿勿”。(3)非,不是。(4)副词。不。表否定。(5)副词。毋,不要。表禁止。(6)语助词,无义。(7)象声词。参见“勿勿勿”。(8)通“芴”。粗。(9)通“物”。东西。[②][mò][《集韻》莫勃切,入末,明。]义未详。
勿字诗词来源
【勿】蛟龙助兮主将归。呼来棹兮行勿疑。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激歌》
岁将暮兮日已寒。中心乱兮勿多言。先秦·作者:无名氏《讽赋歌》
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先秦·作者:无名氏《穷劫曲》
行苇之微犹勿践。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愿君分明得此意,勿复流荡不如先。南梁·作者:王筠《行路难》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初唐·作者: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
盈虚用舍轮舆旋,勿学灵均远问天。唐·作者:赵冬曦《灉湖作》
去去沧波勿复陈,五湖三江愁杀人。盛唐·作者:李颀《别梁锽》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盛唐·作者:王昌龄《行路难》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唐·作者:杜甫《奉寄章十侍御》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唐·作者:杜甫《戏为六绝句 其六》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唐·作者: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唐·作者:元结《说洄溪招退者》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中唐·作者:韦应物《杂曲歌辞 行路难》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唐·作者:韩翃《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唐·作者: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百四》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唐·作者:拾得《诗 其二十四》
岁将暮兮日已寒。中心乱兮勿多言。先秦·作者:无名氏《讽赋歌》
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先秦·作者:无名氏《穷劫曲》
行苇之微犹勿践。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愿君分明得此意,勿复流荡不如先。南梁·作者:王筠《行路难》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初唐·作者: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
盈虚用舍轮舆旋,勿学灵均远问天。唐·作者:赵冬曦《灉湖作》
去去沧波勿复陈,五湖三江愁杀人。盛唐·作者:李颀《别梁锽》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盛唐·作者:王昌龄《行路难》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唐·作者:杜甫《奉寄章十侍御》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唐·作者:杜甫《戏为六绝句 其六》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唐·作者: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唐·作者:元结《说洄溪招退者》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中唐·作者:韦应物《杂曲歌辞 行路难》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唐·作者:韩翃《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唐·作者: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百四》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唐·作者:拾得《诗 其二十四》
勿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勿】【子集下】【勹字部】 勿; 康熙笔画:4; 页码:页150第24【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文拂切,音物。【說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稱勿勿。【集韻】或作 。又通作物。【周禮·春官·司常】九旗雜帛爲物。又【玉篇】非也。【廣韻】無也。【增韻】毋也。【韻會】莫也。【通志】勿,州里之旗也。而爲勿不之勿,借同音,不借義。【論語】非禮勿視。【朱註】勿者,禁止之辭。又【韻會】愨愛貌。【禮·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註】猶勉勉也。又【六書正譌】事物之物,本只此字,後人加牛以別之。又【顏氏家訓篇】書翰稱勿勿,不知所由。或妄言此匆匆之殘缺者。及考《說文》乃知怱遽者稱爲勿勿。【東觀餘論】今俗勿中加點作匆,爲怱遽字,彌失眞矣。又【正韻】莫勃切,音沒。掃塵也。【禮·曲禮】 勿驅塵。考證:〔【禮·祭義】勿勿乎其欲響之也。〕 謹照原文乎字改諸字。欲字下增其字。響字改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