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巫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巫字寓意

【巫】 wū 以祈祷求神骗取财物的人:婆。女。男术。小见大(喻小的跟大的一比,就显得小不如大)。 姓。

巫字解释

【巫】[①][wū][《廣韻》武夫切,平虞,微。](1)古代从事祈祷、卜筮、星占,并兼用药物为人求福、却灾、治病的人。商代的地位较高。周时分男、女,司职各异,同属司。春秋以后,医道渐从术中分出,但民间专行术、装神弄鬼为人祈祷治病者,仍世世不绝。(2)通“誣”。参见“鼓”。(3)姓。

巫字诗词来源

【巫】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从之巫山高。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魏晋·作者:无名氏《巴东三峡歌二首 其一》
双栖翡翠两鸳鸯,巫云洛月乍相望。南梁·作者:刘孝威《拟古应教》
秋气苍茫结孟津,复送巫山荐枕神。南梁·作者:萧绎《送西归内人诗》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隋·作者:李衍《过白卫岭和韩昭》
君不见巫山高高半天起,绝壁千寻尽相似。初唐·作者:阎立本《巫山高》
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初唐·作者:阎立本《巫山高》
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初唐·作者:阎立本《巫山高》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唐初·作者:李峤《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妾家巫山隔汉川,君度南庭向胡苑。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霏红沓翠晓氛氲。盛唐·作者:孟浩然《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端坐讼庭更无事,开门咫尺巫咸山。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巫岭岧峣天际重,佳期宿昔愿相从。唐·作者:张子容《巫山》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盛唐·作者: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盛唐·作者:李白《巫山枕障》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盛唐·作者: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盛唐·作者:李白《送别》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盛唐·作者: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盛唐·作者:李白《杂曲歌辞 其二 清平调》

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巫】【寅集中】【工字部】 巫; 康熙笔画:7; 页码:页325第19〔古文〕 【唐韻】武夫切【集韻】【正韻】微夫切【韻會】馮無切, 音無。【說文】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褎舞形。【世本】巫咸始作巫。【楚語】古者民之精爽不攜二者,而又能齊肅中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神明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周禮·春官·神仕疏】男子陽有兩稱,曰巫,曰覡。女子隂不變,直名巫,無覡稱。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南郡有巫縣。 又山名。【山海經】黑水之南有巫山。【左傳·襄十八年】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註】在盧縣東北。【前漢·地理志註】巫山在巫縣西南。 又官名。【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又【夏官】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 又巫咸,國名。【山海經】巫咸國,右手操靑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羣巫所從上下也。亦山名。【郭璞·巫咸山序】巫咸者,實以鴻術爲帝堯醫,生爲上公,死爲明神。豈封斯山而因以名之乎。 又人名。【山海經】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註】皆神醫也。 又神名。【前漢·郊祀志】晉巫祀巫社巫祠,秦巫祀巫保,荆巫祀巫先。【註】皆古巫之神也。巫先,巫之最先者。 又姓。【風俗通】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書·君奭】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廣韻】漢有冀州刺史巫捷。又巫馬,複姓。【論語】巫馬期。

与巫字字同部首的字

与巫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巫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