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字的含义
卞字的解释
卞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4
- 拼音:biàn
- 繁体:卞
- 笔画:4
- 部首:卜
卞字寓意
【卞】卞 biàn 急躁:卞急。 姓。
卞字解释
【卞】[①][biàn][《廣韻》皮變切,去線,並。](1)法度。(2)性急,急躁。参见“卞急”。(3)徒手搏斗。参见“卞射”。(4)通“弁”。(5)通“辯”。(6)通“辨”。(7)古地名。(8)姓。
卞字诗词来源
【卞】申以琬琰夜光宝,卞和既没玉不察。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卞山幽石产奇璞,荆人至死采不著。唐·作者:皎然《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
近馆应逢沈道士,比邻自识卞田君。唐·作者:韩翃《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伯牙响琴徒秘典,卞和泣玉独沾巾。唐·作者:江满昌《大唐大慈恩寺大师画赞》
人间奇事会相续,但有卞和无有玉。中唐·作者:元稹《琵琶歌》
居然一片荆山玉,可怕无人是卞和。唐·作者:李涉《送颜觉赴举》
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唐·作者:许浑《长安岁暮》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唐·作者: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中唐·作者: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其二》
更感卞峰颜色好,晓云才散便当门。唐·作者: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 其一》
纵饶蕴玉谁回顾,举世谋身笑卞和。唐末至五代·作者:崔致远《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七 山顶危石》
卞玉影沈沙草闇,骅骝声断陇城孤。唐末·作者:唐求《伤张玖秀才》
谁言卞璧无人鉴,我道骊珠到处晶。五代·作者:常察《尘异》
卞和未雪荆山耻,庄舄空伤越国情。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登郡楼书怀三首 其一》
如今玉石休分别,免被无辜刖卞和。北宋·作者:王禹偁《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 其一》
卞和抱璞入直庐,从此惊忙不成睡。北宋·作者:王禹偁《谢政事王侍郎伏日送冰》
三献犹垂卞和泪,几人先著祖生鞭。北宋·作者:杨亿《黄觉东游》
卞山居士无归意,却借吴侬作醉乡。北宋·作者:蒋堂《秀野亭》
安居环堵袁安老,泣抱荆珍卞和刖。北宋·作者:滕宗谅《白云楼》
燕丹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北宋·作者:梅尧臣《释闷》
卞山幽石产奇璞,荆人至死采不著。唐·作者:皎然《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
近馆应逢沈道士,比邻自识卞田君。唐·作者:韩翃《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伯牙响琴徒秘典,卞和泣玉独沾巾。唐·作者:江满昌《大唐大慈恩寺大师画赞》
人间奇事会相续,但有卞和无有玉。中唐·作者:元稹《琵琶歌》
居然一片荆山玉,可怕无人是卞和。唐·作者:李涉《送颜觉赴举》
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唐·作者:许浑《长安岁暮》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唐·作者: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中唐·作者: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其二》
更感卞峰颜色好,晓云才散便当门。唐·作者: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 其一》
纵饶蕴玉谁回顾,举世谋身笑卞和。唐末至五代·作者:崔致远《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七 山顶危石》
卞玉影沈沙草闇,骅骝声断陇城孤。唐末·作者:唐求《伤张玖秀才》
谁言卞璧无人鉴,我道骊珠到处晶。五代·作者:常察《尘异》
卞和未雪荆山耻,庄舄空伤越国情。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登郡楼书怀三首 其一》
如今玉石休分别,免被无辜刖卞和。北宋·作者:王禹偁《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 其一》
卞和抱璞入直庐,从此惊忙不成睡。北宋·作者:王禹偁《谢政事王侍郎伏日送冰》
三献犹垂卞和泪,几人先著祖生鞭。北宋·作者:杨亿《黄觉东游》
卞山居士无归意,却借吴侬作醉乡。北宋·作者:蒋堂《秀野亭》
安居环堵袁安老,泣抱荆珍卞和刖。北宋·作者:滕宗谅《白云楼》
燕丹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北宋·作者:梅尧臣《释闷》
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卞】【子集下】【卜字部】 卞; 康熙笔画:4; 页码:页157第28【唐韻】【集韻】【韻會】皮變切【正韻】毗面切, 音弁。【廣韻】縣名。【括地志】兗州泗水縣,本漢卞縣地。又【集韻】躁疾也。【左傳·定三年】邾莊公卞急而好潔。又【玉篇】法也。【書·顧命】臨君周邦,率循大卞。【註】大法也。又姓。【廣韻】出濟隂。本周曹叔振鐸之支子,封于卞,遂以建族。又【集韻】蒲官切,音槃。同般。【爾雅·釋詁】樂也。或作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