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緫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zǒng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緫字寓意

【緫】 zǒng 古同“总”。

緫字解释

【緫】[①][zǒng][《廣韻》作孔切,上董,精。]亦作“捴1”。亦作“搃1”。亦作“摠1”。亦作“総1”。亦作“1”。亦作“縂1”。“总1”的繁体字。(1)聚合;汇集。(2)谓聚禾稿成束。(3)束发。亦指束发之带。(4)结;系。(5)持。(6)总括;概括。(7)总揽。(8)统领;统率。(9)众人。(10)古代车马之饰。(11)皆;都。(12)大概。(13)老是;一直。(14)总归;毕竟。(15)通“縱”。释放。(16)通“縱”。纵然;即使。[②][zōng][《集韻》祖叢切,平東,精。]亦作“2”。通“緵1”。亦作“縂2”。丝数名。古以丝八十根为“總”。[③][cōng][《集韻》麤叢切,平東,清。]亦作“3”。亦作“縂3”。(1)通“繱”。绢的一种。(2)通“怱”。参见“總3至”。(3)通“葱”。参见“總3極”。

緫字诗词来源

【緫】郡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总长潭兮括远源,下沈留兮起轻泉。南朝宋·作者:徐爰《华林北涧诗》
小小牛儿虽有角,清溪龙出总须输。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三》
东海象归披右服,二处蒙恩总不轻。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十九》
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南梁·作者:萧纲《东飞伯劳歌二首 其一》
万里黎民皆润泽,一堂贤圣总虚空。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题龟峰山》
沈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初唐·作者: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 齐和》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初唐·作者:慧能《自性真佛解脱颂》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唐·作者: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拾翠总来芳树下,踏青争绕绿潭边。唐·作者:万齐融《三日绿潭篇》
头上复戴九星冠,总领玉童坐南面。盛唐·作者:李颀《王母歌》
今年寒食胜常春,总缘天子在东巡。盛唐·作者:王泠然《寒食篇》
中有平道上天田,总是黑星两相连。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东方七宿》
参,总有十星觜相侵。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七 西方七宿》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盛唐·作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二》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盛唐·作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七》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盛唐·作者:高适《九曲词三首 其二》

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緫】【未集中】【糸字部】 緫;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31第15【集韻】麤叢切,音怱。繱或作緫。帛靑色。一曰輕絹。【博雅】靑也。【周禮·春官·巾車】重翟錫朱緫。【註】緫,靑黑色,以繒爲之。 又【集韻】祖叢切,音 。【正韻】祖冬切,音宗。【類篇】絲數。詩曰:素絲五緫。 又【集韻】作弄切,音糉。 或作緫。○按五經文字云:緫从怱作總者訛。今緫與總混,當正之。考證:〔【博雅】靑蒼色。〕 謹照原文靑蒼色改靑也。

与緫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緫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緫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