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儆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jǐng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儆字寓意

【儆】 jǐng 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省(x媙g )(使人觉悟、反省)。惩一百。以效尤。 古同“警”,警报。

儆字解释

【儆】[①][jǐng][《廣韻》居影切,上梗,見。][《廣韻》渠敬切,去映,羣。]亦作“憼1”。亦作“擏2”。(1)告戒;警告。(2)戒备;防备。(3)危急的事件或情况。多指战争言。

儆字诗词来源

【儆】隐伏无由逃计最,勤劳长足儆官师。北宋·作者:苏颂《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 其二》
朋友赠言当儆戒,恨君虚美一篇中。北宋·作者:吕南公《和酬伯华》
祝公寿考如卫武,百岁箴儆谋群卿。宋·作者:李邴《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三道来攻吾设儆,千艘利涉尔焉知。宋·作者:苏籀《程帅新作止戈堂索诗谨赋三首 其二》
箴规有过风雷益,儆策无穷地泽临。宋·作者:胡寅《和钟漕汝强四首 其二》
细察天时知物理,常将儆戒保和平。南宋·作者:汪应辰《太上皇后閤端午帖子词 其十》
比量傍舍惭温饱,诵咏农书儆堕偷。南宋·作者:陆游《对食作》
不须更守庚申夜,留取三彭儆惰偷。南宋·作者:陆游《自儆二首 其一》
家贫不与身添业,病久宁非天儆予。南宋·作者:陆游《病中遣怀六首 其四》
天公念之亦已至,儆戒不使须臾忘。南宋·作者:陆游《病起杂言》
好把钟山为儆鉴,瞿聃留作晚年师。南宋·作者:周必大《走笔答程泰之以简问莲社事》
土牛应候农功起,木铎传音官儆存。南宋·作者:赵公豫《立春日作》
此意斯须不容离,敢申郑义儆悠悠。南宋·作者:魏了翁《题南叔兄藏脩阁息游观》
几度诗来儆谬悠,怀人应念水三州。南宋·作者:魏了翁《尝为赵太社作章泉二字及匹纸写诗二十二首赵一再有诗因次韵 其二》
刍荛思报无已时,愿轸萧墙儆先备。南宋·作者:岳珂《寄乔益公》
言言箴儆堪垂世,历历行藏自谱年。南宋·作者:刘克庄《题唐察院诗卷二首 其一》
□□幸已逃忧责,铭座犹思儆耄荒。南宋·作者:刘克庄《铭座一首》
国人岂待侬箴儆,持在萤窗且自箴。南宋·作者:刘克庄《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其五》
矢诗自儆侬衰惰,未有工夫儆国人。南宋·作者:刘克庄《八十吟十绝 其二》

儆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儆】【子集中】【人字部】 儆;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19第09【韻會】舉影切,音景。戒也。【書·大禹謨】儆戒無虞。【春秋·宣十二年】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亦與警通。 又【廣韻】渠敬切【集韻】【韻會】渠映切, 音競。義同。

与儆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儆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