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緖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緖字寓意

【緖】 xù 同“緒”。

緖字解释

【緖】[①][xù][《廣韻》徐吕切,上語,邪。]亦作“1”。“绪1”的繁体字。(1)丝头。(2)引申为丝或丝状物。(3)开端;头绪。(4)统系,世系。(5)行列。(6)前人未竟之功业。(7)残余。(8)连绵不断的情思、意绪。(9)寻绎;序次。(10)顺从。参见“緒信”。(11)指著作的前言。(12)姓。明代有绪纪、绪珊。见《古今万姓统谱》卷七六。

緖字诗词来源

【緖】尊卑大小有次绪。万天称传道为父。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长袖迟回意绪多,清商缓转目腾波。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绪言已勖期年政,绮字当生满路光。初唐·作者:刘宪《饯唐永昌》
灵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盛唐·作者: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盛唐·作者:李白《杂曲歌辞 荆州歌》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唐·作者:杜甫《寄杜位》
绿江无伴夜独行,独行心绪愁无尽。盛唐·作者:崔颢《川上女》
年来百事皆无绪,唯与汤师结净因。中唐·作者:卢纶《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
那堪两地生离绪,蓬户长扃行旅喧。中唐·作者:李逢吉《送令狐秀才赴举》
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絷囹圄。唐·作者: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中唐·作者:刘言史《题王况故居》
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唐·作者:白居易《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鬓毛遇病双如雪,心绪逢秋一似灰。唐·作者:白居易《百花亭晚望夜归》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唐·作者:白居易《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唐·作者:关盼盼《燕子楼三首 其三》
唯愁书到炎凉变,忽见诗来意绪浓。中唐·作者:元稹《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中唐·作者:元稹《酬乐天叹穷愁见寄》
彼变化兮不测焉,知非张绪之精魂。唐·作者:李德裕《柳柏赋附谣》
罗幌尘生□□□。笙簧无绪理。唐·作者:敦煌曲子《竹枝子 游荡经年》

緖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緖】【未集中】【糸字部】 緖;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29第30【廣韻】徐呂切【集韻】【韻會】象呂切, 音敘。【說文】絲耑也。 又【爾雅·釋詁】緖,事也。【疏】事業也。【廣韻】基緖。【書·五子之歌】荒墜厥緖。【詩·魯頌】纘太王之緖。【周禮·天官·宮正】稽其功緖。【註】緖其志業。 又【史記·張丞相傳】張蒼爲計相,時緖正律曆。【註】緖,尋也。 又【莊子·讓王篇】其緖餘以爲國家。【音義】緖者,殘也,謂殘餘也。【楚辭·九章】欸秋冬之緖風。【註】緖,餘也。 又【集韻】詩車切,音奢。緖餘殘也。徐邈說。考證:〔【書·五子之歌】則有荒墜厥緖。〕 謹按原文則有二字屬上,王府爲句不得連引,今省。

与緖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緖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緖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