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撅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juē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撅字寓意

【撅】 juē 翘起:嘴。尾巴。小辫着。 折断:把竹竿折(sh )了。 jué 〔竖〕眼光浅,才识短,如“小人,无大经略”。 古同“掘”,控掘。

撅字解释

【撅】[①][juē][《廣韻》居月切,入月,見。](1)拔;拔起。(2)翘起。(3)击,击败。(4)折断。(5)投。[②][jué][《廣韻》其月切,入月,羣。](1)掘。(2)古代掷骰得彩为三者称。(3)同“蹶”。参见“2子”。(4)同“鐝”。参见“2頭”。[③][guì][《集韻》姑衛切,去祭,見。]掀起衣裳。[④][juè]同“倔2”。执拗,不随和。

撅字诗词来源

【撅】撅冻野蔬和粉重,埽庭松叶带酥烧。唐末·作者:罗隐《雪》
颠倒梦魂愁里得,撅奇诗句望中生。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江上村居》
两掷未终楗橛内,座中何惜为呼卢。唐末·作者:郑谷《永日有怀》
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来寻北帝经。北宋·作者:邢仙老《诗赠晚学李君 其十》
撅虹见时定翻海,禦寒裘褐要重重。北宋·作者:李廌《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七》
老拈撅笔万事懒,忽见锦轴心凄然。南宋·作者:罗颂《兰亭序墨本》
恰如撅地觅寻天。金·作者:王哲《浣溪沙》
撅头船儿叶不如,渔郎冲风暮打鱼。元末明初·作者:王逢《吴江书所见 其二》
蓦然撅起数百丈,以声叩天将为谁。元末明初·作者:汪广洋《野禽鸣》
撅食冻鼠甘如麃,织罽编蓬为□嚆。元末明初·作者:王彝《癸酉岁徐枢密第赏雪》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二撅。元末明初·作者:朱元璋《无题》
撅人白骨筑新坟,何遽今人不成古。明·作者:田艺蘅《钱塘门》
无因摘向金陵去,短撅长丁送茗瓯。明·作者:徐渭《画玫瑰花》
撅头船子茅亭客,到底机心总一般。明末清初·作者:张萱《题无名氏金碧山水 其一》
惊波十日连山起,一苇漂萍任撅椿。明末清初·作者:郭之奇《鲟鱼浦阻风见渔者歌以问之》
撅头船里新茶灶,折脚铛边旧佛龛。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送瞿稼轩给事南还三叠前韵》
撅头车子扬高帆,迅如落鹘疾奔马。明末清初·作者:胡明远《自吴兴归遇大风舟覆前山漾中逾刻赖救获免既而饮酒颇爽因作覆舟歌同患者郭彦深范翠华两孝廉》

撅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撅】【卯集中】【手字部】 撅;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453第20【唐韻】【集韻】 居月切,音蕨。【說文】手有所把也。一曰擊也,投也。【唐書·褚遂良傳】撅高昌,纓突厥。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其月切。與掘同。【汲冢周書】狐有牙,而不敢以噬,獂有蚤,而不敢以撅。【杜牧·註孫子序】撅其城郭。 又【廣韻】採撅也。亦摴蒱三采名。 又【集韻】【韻會】 姑衞切,音劌。揭衣也。【禮·內則】不涉不撅。 又【集韻】紀劣切,音蹶。撥也。【韓詩外傳】草木根荄,淺未必撅也。飄風興暴雨墜,則撅必先矣。亦作 。互見掘字註。

与撅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撅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