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緝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緝字寓意

【緝】 qī 均见“缉”。

緝字解释

【緝】[①][jī][qī][《廣韻》七入切,入,清。]“缉1”的繁体字。(1)析麻捻接成线。(2)泛指搓捻。(3)缝衣边。(4)今亦指一种针脚细密相连的缝纫法。(5)继续。(6)聚集。(7)光明。参见“熙”。(8)见“”。(9)缉拿;搜捕。[②][jí][《集韻》即入切,入,精。]“缉2”的繁体字。通“輯1”。(1)协调;和合。(2)收集;编辑。(3)编织;裁制。(4)理;整治。

緝字诗词来源

【緝】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初唐·作者:刘希夷《捣衣篇》
夷女采山蕉,缉纱浸江水。中唐·作者:刘言史《潇湘游》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中唐·作者:元稹《乐府古题序 织妇词》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瑕疵遣潜说。中唐·作者:元稹《乐府古题序 苦乐相倚曲》
等闲缉缀闲言语,誇向诗人唤作诗。唐·作者:张祜《读老庄》
丹台旧氅难重缉,紫府新书岂更通。唐末·作者:张贲《奉和袭美先辈悼鹤》
莫言万绪牵愁思,缉取长绳系落晖。唐末·作者: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十六》
缉缀小诗钞卷里,寻思闲事到心头。唐末·作者:韩偓《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
群心仰止兴谣诵,永见千龄播缉熙。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景灵宫迎牌》
缉熙绵宇肃边疆,蕃祉纷纶显阜昌。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九天司命降临》
何如法坐嘉蕃熟,高振薰弦播缉熙。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七夕》
唯当稍稍缉铭志,愿以直法书诸贤。北宋·作者:梅尧臣《答裴送序意》
田家此乐乐有馀,食肉缉皮裘岂无。北宋·作者:梅尧臣《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其一》
加笾只恐劳烦主,缉御徒能困倦宾。北宋·作者:文彦博《近闻有真率会呈提举端明》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苧遍山家。北宋·作者:欧阳修《寄题沙溪宝锡院》
街头红粟更腾踊,岁晏敝裘方缀缉。北宋·作者:刘敞《苦雨》
诗篇缀缉应千首,学术窥寻岂一朝?北宋·作者:曾巩《寄孙正之》
排门上堂童孺欢,青灯照书简编缉。北宋·作者:刘攽《夜携贾十五过巨源作》
赖有贤侯精鉴在,图经补缉得完文。北宋·作者:葛敏求《定山虎跑泉和韵》
古意已将兰缉佩,招词闲咏桂生丛。北宋·作者: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 其一》

緝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緝】【未集中】【糸字部】 緝;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30第09【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七入切,音葺。【說文】績也。【釋名】緝下橫縫,緝其下也。【儀禮·喪服】斬者何,不緝也。 又【玉篇】續也。【詩·大雅】授几有緝御。【箋】緝,猶續也。 又緝熙,光也。【詩·大雅】於緝熙敬止。 又【集韻】卽入切,音 。緝緝,口舌聲。【詩·小雅】緝緝翩翩。

与緝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緝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