緘字的含义
緘字的解释
緘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5
- 拼音:jiān
- 繁体:緘
- 笔画:15
- 部首:糹
緘字寓意
【緘】緘 jiān 见“缄”。
緘字解释
【緘】[①][jiān][《廣韻》古咸切,平咸,見。]“缄1”的繁体字。“咸2”的被通假字。(1)扎束器物的绳。(2)特指束棺之绳。参见“緘繩”、“緘縢”。(3)束缚;捆扎。(4)闭藏;封闭。(5)收;敛。(6)遮蔽。(7)书函。(8)为书信封口。(9)量词。用于信件等装封套之物。犹封,件。
緘字诗词来源
【緘】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初唐·作者:刘希夷《捣衣篇》
黄芽不是难求药,人自无知口不缄。唐·作者:张果《金虎白龙诗 其十四》
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疏失。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盛唐·作者:王昌龄《奉赠张荆州》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盛唐·作者:李白《捣衣篇》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盛唐·作者: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盛唐·作者:李白《寄远十一首 其八》
六一缄封须秘密,莫教神室有纤瑕。唐·作者:崔玄真《大还丹口诀》
雨垂珠箔映回廊。蔷薇绿刺半缄长。唐·作者:秦瑀《柏梁体状云门山物》
世间反覆不易陈,缄此贻君泪如雨。中唐·作者:李端《杂歌》
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中唐·作者:刘长卿《送孙逸归庐山》
开缄金玉焕陆离,乃是卢仝结交诗。唐·作者:马异《荅卢仝结交诗》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中唐·作者:权德舆《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
新握兵符应感激,远缄诗句更风流。中唐·作者: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曲江荷花盖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缄。中唐·作者: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中唐·作者: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新成丽句开缄后,便入清歌满坐听。中唐·作者:刘禹锡《重酬前寄》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中唐·作者: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中唐·作者: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玉楼宝架中天居,缄奇秘异万卷馀。中唐·作者: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
黄芽不是难求药,人自无知口不缄。唐·作者:张果《金虎白龙诗 其十四》
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疏失。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盛唐·作者:王昌龄《奉赠张荆州》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盛唐·作者:李白《捣衣篇》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盛唐·作者: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盛唐·作者:李白《寄远十一首 其八》
六一缄封须秘密,莫教神室有纤瑕。唐·作者:崔玄真《大还丹口诀》
雨垂珠箔映回廊。蔷薇绿刺半缄长。唐·作者:秦瑀《柏梁体状云门山物》
世间反覆不易陈,缄此贻君泪如雨。中唐·作者:李端《杂歌》
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中唐·作者:刘长卿《送孙逸归庐山》
开缄金玉焕陆离,乃是卢仝结交诗。唐·作者:马异《荅卢仝结交诗》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中唐·作者:权德舆《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
新握兵符应感激,远缄诗句更风流。中唐·作者: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曲江荷花盖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缄。中唐·作者: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中唐·作者: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新成丽句开缄后,便入清歌满坐听。中唐·作者:刘禹锡《重酬前寄》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中唐·作者: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中唐·作者: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玉楼宝架中天居,缄奇秘异万卷馀。中唐·作者: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
緘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緘】【未集中】【糸字部】 緘;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30第02【廣韻】古咸切【集韻】【韻會】居咸切, 音監。【說文】束篋也。【廣韻】緘封。【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又【集韻】公陷切,減去聲。棺旁所以繫縴者。 又與咸通。【禮·喪大記】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也。【釋名】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