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字的含义
霅字的解释
霅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zhà
- 繁体:霅
- 笔画:15
- 部首:雨
霅字寓意
【霅】霅 zhá 水流激荡声。 〔霅霅〕雷电交加的样子,如“霅霅前溪白。” 姓。
霅字解释
【霅】[①][zhá][《廣韻》丈甲切,入狎,澄。][《廣韻》之涉切,入葉,章。][《廣韻》胡甲切,入狎,匣。](1)《说文·雨部》:“霅,霅霅,靁電貌。”引申为震慑。(2)光耀闪烁貌。(3)欢声雷动貌。(4)水流相激荡而发出的砰訇之声。(5)水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6)浙江省湖州市的别称。因境内有霅溪而得名。[②][sà][《廣韻》蘇合切,入合,心。](1)雨雹下貌。(2)象声词。[③][shà][《集韻》色甲切,入狎,生。](1)散开貌。(2)形容时间极短。
霅字诗词来源
【霅】去岁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镜湖西。唐·作者:施肩吾《越中遇寒食》
霅水远从云外隔,澄江独向月中归。唐·作者:吴党《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
岧峣下瞰霅溪流,极目烟波望梓州。唐·作者:杨汉公《登郡中销暑楼寄东川汝士》
上人今去白蘋洲,霅水苕溪我旧游。唐·作者:薛逢《送庆上人归湖州因寄道儒座主》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唐末·作者:司空图《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五代·作者:郑良士《寄富洋院禅者》
苕溪清浅霅溪斜,碧玉光寒照万家。北宋·作者:陈尧佐《湖州碧澜堂》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北宋·作者:张先《渔家傲 和程公辟赠别》
和气融人。清霅千家日日春。北宋·作者:张先《偷声木兰花》
共爱霅溪风物美,春来清可鉴须眉。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其一 霅上二首》
山水东阳去未去,朋亲苕霅朝复朝。北宋·作者:梅尧臣《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
民事萧条官政简,家书时问霅溪边。北宋·作者:梅尧臣《送余少卿知睦州》
朝端多士知音久,霅上故栖归思浓。北宋·作者:文彦博《送圆明大师归吴兴》
霅水胜游成怅望,杜川归事竟踌躇。北宋·作者:张方平《读樊川集》
我爱霅溪风景閒,年年鱼鸟伴湖山。北宋·作者:张方平《书吴兴僧兴公院壁》
近从霅上吴员外,复得遗文数百篇。北宋·作者:刘敞《寄王二十》
苕溪之水摇空山,霅溪波流无日閒。北宋·作者:刘敞《碧澜堂》
好事今推霅溪守,故开新馆集琳琅。北宋·作者:曾巩《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
看君东下霅溪船,回首纷纷已五年。北宋·作者:王安石《送周仲章使君》
朝出吴川夕霅溪,回首乔林吹岸荠。北宋·作者:王安石《如归亭顺风》
霅水远从云外隔,澄江独向月中归。唐·作者:吴党《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
岧峣下瞰霅溪流,极目烟波望梓州。唐·作者:杨汉公《登郡中销暑楼寄东川汝士》
上人今去白蘋洲,霅水苕溪我旧游。唐·作者:薛逢《送庆上人归湖州因寄道儒座主》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唐末·作者:司空图《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五代·作者:郑良士《寄富洋院禅者》
苕溪清浅霅溪斜,碧玉光寒照万家。北宋·作者:陈尧佐《湖州碧澜堂》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北宋·作者:张先《渔家傲 和程公辟赠别》
和气融人。清霅千家日日春。北宋·作者:张先《偷声木兰花》
共爱霅溪风物美,春来清可鉴须眉。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其一 霅上二首》
山水东阳去未去,朋亲苕霅朝复朝。北宋·作者:梅尧臣《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
民事萧条官政简,家书时问霅溪边。北宋·作者:梅尧臣《送余少卿知睦州》
朝端多士知音久,霅上故栖归思浓。北宋·作者:文彦博《送圆明大师归吴兴》
霅水胜游成怅望,杜川归事竟踌躇。北宋·作者:张方平《读樊川集》
我爱霅溪风景閒,年年鱼鸟伴湖山。北宋·作者:张方平《书吴兴僧兴公院壁》
近从霅上吴员外,复得遗文数百篇。北宋·作者:刘敞《寄王二十》
苕溪之水摇空山,霅溪波流无日閒。北宋·作者:刘敞《碧澜堂》
好事今推霅溪守,故开新馆集琳琅。北宋·作者:曾巩《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
看君东下霅溪船,回首纷纷已五年。北宋·作者:王安石《送周仲章使君》
朝出吴川夕霅溪,回首乔林吹岸荠。北宋·作者:王安石《如归亭顺风》
霅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霅】【戌集中】【雨字部】 霅;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374第17【唐韻】丈甲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甲切, 音喋。【說文】霅霅,震電貌。 又【說文】一曰衆言也。从雨,譶省聲。【韻會】衆聲。 又【後漢·馬融·廣成頌】霅爾雹落。【註】霅,素洽反。廣雅曰:雨也。 又【左思·吳都賦】靸霅驚捷。【註】靸霅,走捷貌。 又【廣韻】霅陽,縣名。 又【廣韻】水名,在吳興。【集韻】通作 。 又姓。【字彙補】博物志,孟舒,國名,人首鳥身,其先主爲霅氏。又【廣韻】胡甲切【集韻】轄甲切, 音狎。【玉篇】衆言也。 又【班固·答賔戲】煜霅其閒。【註】霅,下甲反。煜霅,光貌。 又【集韻】域及切,音煜。霅霵,雨聲。 又【廣韻】蘇合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合切, 音趿。【廣韻】雨霅霅。 又【廣韻】之涉切【集韻】【韻會】【正韻】質涉切, 音讋。【廣韻】霅霅,震電貌。 又【集韻】色甲切,音啑。散也。【揚雄·甘泉賦】霅然陽開。【註】晉灼曰:散也。師古曰:霅,音所甲反。 又【集韻】斬狎切,音眨。地名。霅陽障,在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