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零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líng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零字寓意

【零】 líng 液体降落:感激涕。 植物凋谢:落。凋散(s刵 )。 整数以外的尾数:数儿。 部分的,细碎的,与“整”相对:碎。卖。钱。售。乱。工。打碎敲。 整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数,小于一切自然数,是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唯一的数,记作“0”。有时用来表示某种量的基准,如摄氏温度计上的冰点,记作“0℃”。

零字解释

【零】[①][líng][《廣韻》郎丁切,平青,來。][《廣韻》郎定切,去徑,來。]亦作“霗1”。(1)雨徐徐而下。(2)泛指雨雪霜露等的降落及涕泪的掉落。(3)凋落,凋。(4)比喻人的死亡或暮年。(5)指眼泪。(6)碎,散。(7)头,数。(8)表示没有数量。(9)表示数的空位。(10)用以强调头。(11)某些量度的计算起点。(12)见“夷”。[②][lián][《廣韻》落賢切,平先,來。]见“先”、“西”。

零字诗词来源

【零】凤延颈兮泣交颐。■■悲兮涕陨零。汉·作者:无名氏《李翊夫人碑叹》
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涕零雨面毁容颜。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二》
何以要之影与形,永增夏结繁华零。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羲和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严霜零。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霰先集兮雪乃零,散辉素兮被檐庭。南朝宋·作者:王韶之《咏雪离合诗》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一》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八》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
芳林晔兮发朱荣,时既晚兮随风零。南梁·作者:柳恽《芳林篇》
随风零兮返无期,安得阳华遗所思。南梁·作者:柳恽《芳林篇》
庭中芳桂憔悴叶,井上疏桐零落枝。陈朝·作者:江总《姬人怨》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茎枯花谢枝憔悴,香销色尽花零落。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颠。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风。初唐·作者:刘希夷《死马赋》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初唐·作者:郭震《古剑篇》
婵娟流入楚王梦,倏忽还随零雨分。盛唐·作者:孟浩然《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天门豁兮仙台耸,杰屹崒兮零澒涌。唐·作者:卢鸿一《嵩山十志十首 其二 倒景台》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盛唐·作者:王维《陇头吟》

零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零】【戌集中】【雨字部】 零;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372第10〔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 郞丁切,音靈。【說文】餘雨也。从雨令聲。 又【玉篇】徐雨也。 又【廣韻】落也。【詩·鄘風】靈雨旣零。【傳】零,落也。 又【字彙】畸零,凡數之零餘也。 又【後漢·高句驪傳】好祠鬼神,社稷零星。【註】風俗通曰:辰之神爲零星。 又水名。【前漢·匈奴傳】零吾水上。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通零關道。【註】徐廣曰:越嶲有零關縣。又【前漢·地理志】武陵郡零陽,零陵郡零陵。又【韻會】丁零,亦地名。通作靈令。 又姓。【正字通】明成化舉人零混。 又與苓通。【莊子·徐無鬼】豕零也。【註】進學解所謂豨苓也。 又【廣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 音蓮。【廣韻】先零,西羌也。【前漢·趙充國傳】先零豪言,願時渡湟水北。【註】零,音憐。 又【廣韻】【集韻】 郞定切,音令。【廣韻】零落。【集韻】或作 。亦作 。

与零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零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