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鴒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líng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鴒字寓意

【鴒】 líng 见“鸰”。

鴒字解释

【鴒】[①][líng][《廣韻》郎丁切,平青,來。]“鸰1”的繁体字。鸟名。鹡鸰。

鴒字诗词来源

【鴒】神藻飞为鹡鸰赋,仙声飏出凤皇台。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题石壁》
自叹鹡鸰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盛唐·作者:王维《灵云池送从弟》
鸿雁影来连峡内,鹡鸰飞急到沙头。唐·作者: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其一》
说相未应惊燕鸰,看心且爱直如弦。唐·作者:马云奇《附吐蕃禁门观田判官赠向将军真言口号》
贵是鸰原在紫微,荣逢知己领黄扉。唐·作者:姚合《送崔郎中赴常州》
明日定归台席去,鹡鸰原上共陶钧。唐·作者:广宣《贺王起》
不禁又作天涯客,愁睹郊原有鹡鸰。唐·作者:冯友仁《别弟》
野渡遇霜杨柳尽,寒郊欲雪鹡鸰来。唐·作者:李郢《早春送友人归江南》
鸰原谩欲均馀力,鹤发那堪问旧游。唐末·作者:罗隐《答宗人衮》
雁序分飞离汉口,鸰原骞翥在鳌头。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
为感在原哀叫切,鹡鸰休报听双飞。唐末·作者:周昙《后汉门 赵孝》
登临若起鸰原念,八咏楼中寄小诗。吴越·作者:钱元瓘《送别十七哥》
今日重怜鹡鸰羽,不堪波上又分飞。五代·作者:韩熙载《送徐铉流舒州》
樽前只少鸰原会,百里江城隔二城。后晋·作者:钱弘佐《佳辰小燕寄越州七弟湖州八弟》
鸰鸽原今常相望,衣锦还乡常有馀。五代·作者:章文谷《送士濂弟之京》
走报鸰原无别事,远将歌管酒壶来。北宋·作者:曾致尧《崇觉寺》
鸰原任说朝贤贵,鹤氅惟称处士闲。北宋·作者:王禹偁《送宋澥处士之长安》
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鹡鸰原。北宋·作者:王禹偁《赠状元先辈孙仅》
才力互相鹦鹉敌,交情深与鹡鸰同。北宋·作者:魏野《送王专王衢之许下自维扬谒孙学士王舍人》
当年棣鄂三冬学,今日鸰原万里途。北宋·作者:陈尧佐《三城侍郎寄示留题延庆寺二韵诗二章顷岁予肄业于此遗景尽在幸会之迹首唱之序详矣谨依命攀和但于首章增为四韵盖浅陋之才不觉辞费因遣稚子赞善大夫通判邠州事学古写于此牌以永嘉赐 其一》

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鴒】【亥集中】【鳥字部】 鴒;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485第08【廣韻】【集韻】【韻會】 郞丁切,音靈。鶺鴒,鳥名。【爾雅·釋鳥】 鴒,雝渠。【註】一名雝渠也。【陸璣疏】大如鷃雀,頸下黑如連錢,杜陽人謂之連錢。一名錢母,一名雝渠。一作脊令。【詩·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難。【疏】令,亦作鴒。

与鴒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鴒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鴒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