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伶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拼音:líng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伶字寓意

【伶】 líng 〔仃〕孤独。 〔俐〕聪明;灵活。 〔俜〕孤独的样子。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名官(古代乐官)。

伶字解释

【伶】[①][líng][《廣韻》郎丁切,平青,來。](1)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伦,世掌乐官。又,春秋时周有司乐官州鸠,见《国语·周语下》。后因称乐官、乐人为“”。(2)旧泛指演员。(3)使唤。(4)指厮役,供使唤者。(5)见“俐”。(6)见“俜”。(7)见“仃”。(8)见“”。(9)姓。汉代有徵。

伶字诗词来源

【伶】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士。唐·作者:张谓《代北州老翁荅》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唐·作者: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唐·作者:杜甫《宿府》
生计悠悠身兀兀,甘从妻唤作刘伶。唐·作者:白居易《桥亭卯饮》
府伶呼唤争先到,家酝提携动辄随。唐·作者:白居易《府斋感怀酬梦得》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唐·作者:白居易《荅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
祗应更指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中唐·作者:柳宗元《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鸾凤有声不见身,出宫入徵随伶人。唐·作者:鲍溶《霓裳羽衣歌》
律吕同声我尔身,文章君是一伶伦。中唐·作者:元稹《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
伶伦凤律乱宫商,盘木天鸡误时节。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十五》
刘伶台下稻花晚,韩信庙前枫叶秋。唐·作者:许浑《淮阴阻风寄呈楚州韦中丞》
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中唐·作者:李贺《苦篁调啸引》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中唐·作者:李贺《苦篁调啸引》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中唐·作者:李贺《苦篁调啸引》
歌喉渐退出宫闱,泣话伶官上许归。唐·作者:张祜《退宫人二首 其二》
六律铿锵间宫徵,伶伦写入梧桐尾。唐·作者:无名氏《听琴》
伶人奏语龙墀上,如说三皇五帝时。唐·作者:敦煌曲子《水鼓子宫辞三十九首 其五》
但恨口中无酒气,刘伶见我相揄揶。中唐·作者:卢仝《苦雪寄退之》
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中唐·作者:殷尧藩《吹笙歌》
江南一曲罢伶伦,芙蓉水殿春风起。唐·作者:陈陶《小笛弄》

伶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伶】【子集中】【人字部】 伶; 康熙笔画:7; 页码:页97第03【唐韻】【集韻】【韻會】 郞丁切,音零。獨也。 又弄也。伶人,弄臣也。 又伶人,樂工也。伶倫,古樂師,世掌樂官,故號樂官爲伶官。 又【唐樂府序】伯牙作水伶操。 又使也。厮役謂之使伶。 又健伶,縣名,屬益州郡。 又伶俐,黠慧也。 又伶仃,與彾 同。伶俜,與竛 同。 又【集韻】郞定切,音笭。又力正切,音令。義 同。

与伶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伶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