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字的含义
豐字的解释
豐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8
- 拼音:fēng
- 繁体:豐
- 笔画:18
- 部首:豆
豐字寓意
【豐】豐 fēng 见“丰”③④。
豐字解释
【豐】[①][fēng][《廣韻》敷隆切,平東,敷。]亦作“豊2”。(1)古代承放爵、觶的礼器。(2)大;高大。(3)增大;扩大。(4)茂盛。参见“豐草”。(5)浓密。(6)厚;使丰厚。(7)盛多。多指事物的数量。(8)谓使多。(9)丰足;丰裕。(10)谓使丰足、丰裕。(11)富饶。(12)丰收。(13)丰满。多指体态。(14)谓使丰满。(15)莞草。参见“豐席”。(16)地名。周国都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7)地名。秦沛县之丰邑,汉置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18)传说中的古侯国名。参见“豐侯”。(19)《易》六十四卦之一。卦象为;离下震上。参阅《易·丰》。(20)姓。春秋时鲁有丰愆。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豐字诗词来源
【豐】醊祷进福求年丰。有?在坐敕予为?在玄中。汉·作者:无名氏《神人畅》
子孙昌盛家道丰。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六》
李丰兄弟如游光。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为李丰等谤语》
金翠列辉蕙麝丰,淑姿秀体允帝衷。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 其十二 白纻篇大雅》
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二》
纬武经文隆景化,登祥荐祉启丰年。隋末唐初·作者:褚亮《郊庙歌辞 祭太社乐章 舒和》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初唐·作者:杜审言《大酺 其一》
可怜冥漠去何之,独立丰茸无见期。初唐·作者:宋之问《伤曹娘二首 其一》
此时怅望新丰道,握手相看共黯然。唐·作者:徐坚《饯唐永昌》
汉家行树直新丰,秦地骊山抱温谷。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盛唐·作者: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横空直上相陵突,丰茸离纚若无骨。盛唐·作者:李颀《爱敬寺古藤歌》
英僚携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盛唐·作者:王昌龄《送郑判官》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盛唐·作者: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三》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盛唐·作者:李白《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盛唐·作者:王维《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盛唐·作者:王维《杂曲歌辞 其一 少年行四首》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盛唐·作者:储光羲《新丰主人》
愿随睿泽流无限,长报丰年贵有馀。唐·作者:刘庭琦《奉和圣制瑞雪篇》
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唐·作者:杜甫《沙苑行》
子孙昌盛家道丰。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六》
李丰兄弟如游光。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为李丰等谤语》
金翠列辉蕙麝丰,淑姿秀体允帝衷。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 其十二 白纻篇大雅》
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二》
纬武经文隆景化,登祥荐祉启丰年。隋末唐初·作者:褚亮《郊庙歌辞 祭太社乐章 舒和》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初唐·作者:杜审言《大酺 其一》
可怜冥漠去何之,独立丰茸无见期。初唐·作者:宋之问《伤曹娘二首 其一》
此时怅望新丰道,握手相看共黯然。唐·作者:徐坚《饯唐永昌》
汉家行树直新丰,秦地骊山抱温谷。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盛唐·作者: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横空直上相陵突,丰茸离纚若无骨。盛唐·作者:李颀《爱敬寺古藤歌》
英僚携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盛唐·作者:王昌龄《送郑判官》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盛唐·作者: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三》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盛唐·作者:李白《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盛唐·作者:王维《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盛唐·作者:王维《杂曲歌辞 其一 少年行四首》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盛唐·作者:储光羲《新丰主人》
愿随睿泽流无限,长报丰年贵有馀。唐·作者:刘庭琦《奉和圣制瑞雪篇》
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唐·作者:杜甫《沙苑行》
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豐】【酉集中】【豆字部】 豐;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193第12〔古文〕 【唐韻】敷戎切【集韻】【韻會】敷馮切, 音酆。【說文】豆之豐滿者也。一曰器名,鄕飮酒有豐侯,亦謂之廢禁。【陸佃云】似豆而 。【海錄碎事】《射禮》:置豐於西階。古豐國之君以酒亡國,故以爲罰爵,圖其人形於下寓戒也。【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西,命弟子設豐。【註】將飮不勝者,設豐所以承其爵也。【疏】按《燕禮》君尊有豐,此言承爵豐,則兩用之。又【玉篇】大也。【廣韻】多也。【易·豐卦疏】豐者,多大之名,盈足之義。財多德大,故謂之豐。【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于昵。【疏】謂犧牲禮物多也。【楚語】彼若謀楚,其必有豐敗也哉。【註】大也。【揚子·方言】凡物之大貌曰豐。又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謂之豐人。燕記曰:豐人杼首。杼首,長首也。 又【廣韻】茂也,盛也。【詩·小雅】在彼豐草。【傳】豐,茂也。【楚語】夫事君者,不以豐約舉。【註】豐,盛。約,衰也。 又猶厚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原隰,其民豐肉而庳。 又歲熟曰豐。【詩·周頌】豐年多黍多稌。【公羊傳·桓三年】大有年何,大豐年也。【註】謂五穀皆大成熟。 又【博雅】雲師謂之豐隆。一曰雷師也。【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註】雷也。 又豐席。【孔安國·書傳】豐,莞也。郭璞曰:今西方人呼蒲爲莞,用之爲席。鄭康成曰:刮凍竹席也。 又豐本,韭別名。【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韭曰豐本。【註】其根本茂盛也。 又地名。【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傳】文王舊都在京兆鄠縣,今長安縣西北是也。通作酆。 又水名。【詩·大雅】豐水東注。【後漢·郡國志註】豐水出鄠南山豐谷,北入于渭。通作灃。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豐縣,屬沛郡。 又州名。古太原郡,宋置豐州。又陝西,隋置豐州。 又山名。豐山,在滁州南二里許,上有豐樂亭。見【歐陽修記】。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 豐,帝嚳妃,生堯。【師古曰】卽 鋒也。 又姓。【廣韻】鄭穆公子豐之後。又複姓。豐將氏。見【潛夫論】。 又叶敷文切,音分。【蔡邕· 】民安物豐。上叶綏我荆衡,下叶以紀洪勳。 又叶敷康切,音芳。【韓愈·歐陽生哀辭】友則旣獲兮,祿實不豐。以志爲養兮,何有牛羊。考證:〔【說文】豆之豐滿者也。一曰,器名,鄕飮酒有豐 ,亦謂之廢禁。〕 謹照原文豐 改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