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餳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xíng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餳字寓意

【餳】 xíng

餳字解释

【餳】[①][xíng][《廣韻》徐盈切,平清,邪。]“饧1”的繁体字。(1)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2)引申指糖块、面剂子等变软。(3)犹粘合。(4)形容眼皮半开半合,眼神凝滞。[②][táng][《集韻》徒郎切,平唐,定。]“糖1”的古字。“饧2”的繁体字。

餳字诗词来源

【餳】乃言假使饧为之,八珍重沓失颜色,手援玉箸不敢持。唐·作者:司空曙《长林令卫象饧丝结歌》
似火浅深红压架,如饧气味绿黏台。唐·作者:白居易《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唐·作者: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
鸡毬饧粥屡开筵,谈笑讴吟间管弦。唐·作者:白居易《会昌元年春五绝句 赠举之仆射》
如饧如蜜与儿餐。唐·作者:敦煌曲子《十种缘父母恩重赞十三首 其六》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唐·作者:李群玉《湖寺清明夜遣怀》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唐·作者:李商隐《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花枝如火酒如饧,正好狂歌醉复醒。唐·作者:高骈《春日招宾》
可怜时节足风情,杏子粥香如冷饧。晚唐·作者:曹松《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
军中蹋鞠人穿域,门外吹篪客诧饧。北宋·作者:宋庠《清明》
饧香酝冷沈欢绪,枉负山郎出沐辰。北宋·作者:宋庠《清明出沐》
草色引开盘马地,箫声催暖卖饧天。北宋·作者:宋祁《寒食假中作》
捣杏沃饧纷节物,更惭多病怯寒瓯。北宋·作者:宋祁《一百五日官舍作》
漠漠轻花著早桐,客瓯饧粥对禺中。北宋·作者:宋祁《途次清明》
千门走马将看榜,广市吹箫尚卖饧。北宋·作者:梅尧臣《出省有日书事和永叔》
有吹亦如卖饧者,安得凤凰下昆崙。北宋·作者:梅尧臣《送孙学士知太平州》
山行马瘦春泥滑,野饭天寒饧粥香。北宋·作者:欧阳修《送公期得假归绛》
杯盘饧粥春风冷,池馆榆钱夜雨新。北宋·作者:欧阳修《和较艺书事》
谁向儿童报归日,为翁寒食少留饧。北宋·作者:欧阳修《出省有日书事》
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北宋·作者:欧阳修《清明赐新火》

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餳】【戌集下】【食字部】 餳;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423第13【集韻】【韻會】【正韻】 徒郞切,音唐。【說文】飴和饊也。【揚子·方言】餳謂之餹。【釋文】餳,洋也。煮米消爛,洋洋然也。【急就章】棃 柰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詩話】劉禹錫曰:詩用僻字,宜有來歷。宋考功云:沈佺期嶺表寒食詩: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常疑之。因讀毛詩,簫管備舉,鄭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六經惟此中有餳字。吾緣明日重九,押一餻字讀,尋思六經無餻,故不敢爲之。◎按重編廣韻云: ,徐盈切,當从昜,正韻从易誤。餳,徒郞切,當从易,今混爲一字,非。字彙旣有 字,从徐盈反,復于餳字作徐盈、徒郞二切,尚未了然於字書之誤也。考證:〔【急就章】棃 柤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謹照原文柤桃改柰桃。

与餳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餳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