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字的含义
谨字的解释
谨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8
- 拼音:jǐn
- 繁体:謹
- 笔画:13
- 部首:讠
谨字寓意
【谨】谨 (謹) jǐn 慎重,小心:谨慎。谨严。谨防。勤谨。谨小慎微。 郑重,恭敬:谨启。谨祝。
谨字解释
【谨】[①][jǐn][《廣韻》居隱切,上隱,見。]“谨1”的繁体字。(1)谨慎;慎重。(2)恭敬。(3)谨严;严格。(4)严禁;严防。(5)慎守;严守。(6)小。参见“謹耳”。(7)礼仪;礼节。(8)通“墐”。参见“謹塗”。(9)通“勤”。(10)通“廑”。僅。
谨字诗词来源
【谨】石建每闻宗谨孝,刘歆不敢衒师儒。中唐·作者:卢纶《送崔邠拾遗》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七德舞 美拨乱,陈王业也》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中唐·作者:元稹《贻蜀五首 其四 张校书元夫》
崇真起善立玄堂,谨奉朝昏两炷香。唐·作者:无名氏《赠韩家郎君在家修行》
制节谨度莫行非。唐·作者:敦煌曲子《皇帝感 其七 新集孝经十八章十八首》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唐·作者:良价《辞北堂颂二首 其一》
冰谨专行入正路,犹恐辜负一生身。唐·作者:释悟真《百岁篇 其二 一生身十首》
我愿相君谨刑政,雨旸时若自平康。五代·作者:詹琲《诏福建置惠民仓呈陈守御史》
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五代·作者:刘海蟾《至真诀》
素业六传惟谨持,紫荆花满春风枝。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诒则明经析群疑,谨则振武先骤驰。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语言端谨易求寻,己是他非祸返侵。北宋·作者:赵炅《缘识 其九十九》
观秘奥,守精真,谨度兮声身。北宋·作者:夏竦《奉祀礼毕还京》
僶遵廉察思从训,克谨操修敢好畋。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烦嚣谨畏伤淳厚,慧黠周防近巧谝。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封疆谨守卢奴塞,旌旆仍亲上将坛。北宋·作者:余靖《送盖太博通判定州》
烘褫精谨松斋静,采撷萦迂涧路斜。北宋·作者: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
人言少保持家谨,载见西京万石君。北宋·作者:梅尧臣《送任太博归省西都》
居官好恶宜加谨,诗拙徒思警后贤。北宋·作者:韩琦《悲二木》
霜斤谨勿窥微利,惜取金汤四面牢。北宋·作者:韩琦《壕林》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七德舞 美拨乱,陈王业也》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中唐·作者:元稹《贻蜀五首 其四 张校书元夫》
崇真起善立玄堂,谨奉朝昏两炷香。唐·作者:无名氏《赠韩家郎君在家修行》
制节谨度莫行非。唐·作者:敦煌曲子《皇帝感 其七 新集孝经十八章十八首》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唐·作者:良价《辞北堂颂二首 其一》
冰谨专行入正路,犹恐辜负一生身。唐·作者:释悟真《百岁篇 其二 一生身十首》
我愿相君谨刑政,雨旸时若自平康。五代·作者:詹琲《诏福建置惠民仓呈陈守御史》
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五代·作者:刘海蟾《至真诀》
素业六传惟谨持,紫荆花满春风枝。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诒则明经析群疑,谨则振武先骤驰。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语言端谨易求寻,己是他非祸返侵。北宋·作者:赵炅《缘识 其九十九》
观秘奥,守精真,谨度兮声身。北宋·作者:夏竦《奉祀礼毕还京》
僶遵廉察思从训,克谨操修敢好畋。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烦嚣谨畏伤淳厚,慧黠周防近巧谝。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封疆谨守卢奴塞,旌旆仍亲上将坛。北宋·作者:余靖《送盖太博通判定州》
烘褫精谨松斋静,采撷萦迂涧路斜。北宋·作者: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
人言少保持家谨,载见西京万石君。北宋·作者:梅尧臣《送任太博归省西都》
居官好恶宜加谨,诗拙徒思警后贤。北宋·作者:韩琦《悲二木》
霜斤谨勿窥微利,惜取金汤四面牢。北宋·作者:韩琦《壕林》
谨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谨】【酉集上】【言字部】 謹;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188第18【唐韻】居隱切【集韻】【韻會】几隱切, 音卺。【說文】愼也。【玉篇】敬也。【廣韻】絜也。【增韻】毖也,專也,重也。【易·乾卦】庸行之謹。【書·盤庚】恪謹天命。【詩·大雅】以謹無良。【禮·月令】孟冬,命百官謹蓋藏。【史記·萬石君傳】丞相醇謹而已。【前漢·酈食其傳】舉大事不細謹。 又嚴禁也。【荀子·王制篇】謹盜賊。 又姓,見【姓苑】。 又【字彙】渠斤切,音芹。與墐同。【禮·內則】炮取豚若將,塗之以謹塗。【註】謹當爲墐,聲之誤也。 【說文】本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