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嫔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pín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嫔字寓意

【嫔】 (嬪) pín 古代皇宫里的女官,皇帝的妾,侍从:妃妇。御。嫱。 古代妻死后之称。 〔俪〕伉俪,配偶。 古同“缤”,众多的样子。

嫔字解释

【嫔】[①][pín][《廣韻》符真切,平真,並。]亦作“娦1”。“1”的繁体字。(1)嫁。(2)宫廷女官名,天子诸侯姬妾。(3)妇人美称。(4)用为已死妻子的美称。(5)通“繽”。参见“嬪然”。(6)通“賓”,参见“嬪貢”。

嫔字诗词来源

【嫔】蔼蔼绮庭嫔从列,娥娥红粉扇中开。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不闻汉主放妃嫔,近静潼关埽蜂蚁。唐·作者:杜甫《青丝》
乃知变化不可穷,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嫱左右如花红。唐·作者:杜甫《杜鹃行》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盛唐·作者:崔颢《江畔老人愁》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唐·作者:顾况《宫词五首 其二》
设官置卫锁嫔妓,供养朝夕象平居。中唐·作者:韩愈《丰陵行》
嫔娥相顾倚树啼,鹓鹭无声仰天立。中唐·作者:元稹《望云骓马歌》
满怀墨诏求嫔御,走上高楼半酣醉。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一 上阳白发人》
此辈贱嫔何足言,帝子天孙古称贵。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一 上阳白发人》
水精帘外教贵嫔,玳瑁筵心伴中要。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三 五弦弹》
德宗深意在柔远,笙镛不御停娇娥。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八 骠国乐》
嫔妃□□□□□,缀着春人当背心。唐·作者:敦煌曲子《水鼓子宫辞三十九首 其十三》
春天暖日会妃嫔。唐·作者:敦煌曲子《水鼓子宫辞三十九首 其二十二》
嫔妃宫女任相和。唐·作者:敦煌曲子《水鼓子宫辞三十九首 其二十六》
嫔妃久立帐门外,暗笑夫人推酒声。唐·作者: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二十一》
自言本是宫中嫔,武皇改号承恩新。唐·作者:陈陶《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
武皇铸鼎登真箓,嫔御蒙恩免幽辱。唐·作者:陈陶《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
三千宫嫔推第一,敛黛倾鬟艳兰室。唐·作者:李群玉《王内人琵琶引》
晓题御服颁群吏,夜发宫嫔诏列侯。唐末·作者:韩偓《辛酉岁冬十一月随驾幸岐下作》
任道骄奢必败亡,且将繁盛悦嫔嫱。唐末·作者:韩偓《北齐二首 其一》

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嫔】【丑集下】【女字部】 嬪;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269第18〔古文〕 姘 【唐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正韻】毗賔切, 音頻。【爾雅·釋親】婦也。【說文】服也。【書·堯典】 于虞。【詩·大雅】來嫁于周,曰 于京。 又【禮·曲禮】生曰妻,死曰 。【註】 ,婦人美稱。妻死,其夫以美號名之,故稱 。 又妃 ,婦官也。【禮·昏義】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 ,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周禮·天官】九 ,掌婦學之法,以敎九御,各率其屬,而以時御敘于王所。【正字通】禮記九 ,無昭容等號。字彙九 下以昭容、昭儀、昭媛、修容、修儀、修媛、克容、克儀、克媛接連上文,誤。 又仙女號鬱 ,九華眞人,見【列仙傳】。 又 然,多貌。【前漢·王莽傳】收復絕屬,存亡嬻廢,得比肩首,復爲人者, 然成行。

与嫔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嫔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