筞字的含义
筞字的解释
筞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cè
- 繁体:筞
- 笔画:13
- 部首:竹
筞字寓意
【筞】筞 cè 同“策”。
筞字解释
【筞】[①][cè][《廣韻》楚革切,入麥,初。]亦作“笧1”。亦作“筞1”。亦作“筴1”。(1)驱赶骡马役畜的鞭棒。(2)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3)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4)引申为驾驭。(5)督促;使进步。参见“策勉”、“策勵”。(6)手杖;拐棍。(7)拄着;拄着棍杖。(8)引申为扶持;架起。(9)古代用以记事的竹、木片,编在一起的叫“策”。亦借指书简,簿册。(10)引申为予人书简。(11)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教令的文件。(12)引申为策命;策免。(13)给有功者以奖赏。(14)古代考试取士,以问题令应试者对答谓策。(15)泛指考试。(16)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亦指一种议论文体。(17)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18)计谋;谋略。(19)谋划;测度。(20)古代卜筮用的蓍草。(21)小箕。(22)木栅。(23)星名。即仙后星座的γ星。(24)书法用笔的名称。仰横为“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画末。(25)姓。明有策敏、策简。见《万姓统谱·陌》。
筞字诗词来源
【筞】策拙枌乡惭恩望。折冲莫效兴民谤。南朝宋·作者:刘骏《华林都亭曲水联句产柏梁体诗》
驱车策马殉世业,市文鬻义炫虚名。南齐·作者:王融《回向门诗》
孤峰绝顶万馀嶒,策杖攀萝渐渐登。初唐·作者:玄奘《题中岳山七言》
策蹇叨荣青琐门。初唐·作者:李治《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唐初·作者:刘方平《寄严八判官》
鞭策寻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养疲老。初唐·作者:刘希夷《死马赋》
长楸尘闇形影遥,上策日明踪迹遍。初唐·作者:刘希夷《死马赋》
郭生马喻真良策,亟拜乐卿为上客。初唐·作者:岑羲《黄金台》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盛唐·作者:李颀《咏张諲山水》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唐·作者:李昂《从军行》
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附路一星傍道明,五个吐花王良星,良星近上一策名。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西方七宿》
常山启霸图,汜水先天策。唐·作者:贺朝《从军行》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盛唐·作者: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盛唐·作者:高适《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
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盛唐·作者: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其二》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盛唐·作者:李白《别山僧》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盛唐·作者: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猛虎行》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唐·作者:张谓《代北州老翁荅》
驱车策马殉世业,市文鬻义炫虚名。南齐·作者:王融《回向门诗》
孤峰绝顶万馀嶒,策杖攀萝渐渐登。初唐·作者:玄奘《题中岳山七言》
策蹇叨荣青琐门。初唐·作者:李治《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唐初·作者:刘方平《寄严八判官》
鞭策寻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养疲老。初唐·作者:刘希夷《死马赋》
长楸尘闇形影遥,上策日明踪迹遍。初唐·作者:刘希夷《死马赋》
郭生马喻真良策,亟拜乐卿为上客。初唐·作者:岑羲《黄金台》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盛唐·作者:李颀《咏张諲山水》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唐·作者:李昂《从军行》
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附路一星傍道明,五个吐花王良星,良星近上一策名。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西方七宿》
常山启霸图,汜水先天策。唐·作者:贺朝《从军行》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盛唐·作者: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盛唐·作者:高适《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
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盛唐·作者: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其二》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盛唐·作者:李白《别山僧》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盛唐·作者: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猛虎行》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唐·作者:张谓《代北州老翁荅》
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筞】【未集上】【竹字部】 筞;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884第20【篇海】俗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