顰字的含义
顰字的解释
顰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24
- 拼音:pín
- 繁体:顰
- 笔画:24
- 部首:頁
顰字寓意
【顰】顰 pín 见“颦”。
顰字解释
【顰】[①][pín][《廣韻》符真切,平真,並。]“儐3”的被通假字。“颦1”的繁体字。(1)皱眉。(2)忧愁。
顰字诗词来源
【顰】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唐·作者:常建《古兴》
长男泣血求司命,少女颦眉诵灵宝。唐·作者:卢象《紫阳真人歌》
曾逐使君歌舞地,清声长啸翠眉颦。中唐·作者:武元衡《赠歌人》
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中唐·作者:权德舆《杂兴五首 其一》
嚬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谁能问。唐·作者:鲍溶《杂歌谣辞 李夫人歌》
飒飒先飞梁上尘,朱唇不动翠眉颦。唐·作者:李涉《听歌》
脩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唐·作者:许浑《途经敷水》
舞衫未换红铅湿,歌扇初移翠黛颦。唐·作者:许浑《观章中丞夜按歌舞》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蛾。中唐·作者:李贺《杂曲歌辞 夜坐吟》
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唐·作者:李群玉《长沙春望寄涔阳故人》
十口系心抛不得,每回回首即长颦。唐·作者:李群玉《金塘路中》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断隔湘川。唐·作者:李群玉《黄陵庙》
三年音信凝颦外,一曲哀歌白发生。唐·作者:李群玉《寄短书歌》
思乡之客空凝嚬,天边欲尽未尽春。唐·作者:李群玉《春晚》
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唐·作者: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
将迎须学返抽身,合致蹉跎敢效颦。唐·作者:薛能《寄吉谏议》
尘埃中更有埃尘,时复双眉十为颦。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一》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唐·作者: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 其五》
燕赵能歌有几人,为花回雪似含颦。唐·作者:杨知至《和李尚书命妓歌饯崔侍御》
不知仙驾归何处,徒遣颦眉望汉宫。唐·作者:汪遵《铜雀台》
长男泣血求司命,少女颦眉诵灵宝。唐·作者:卢象《紫阳真人歌》
曾逐使君歌舞地,清声长啸翠眉颦。中唐·作者:武元衡《赠歌人》
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中唐·作者:权德舆《杂兴五首 其一》
嚬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谁能问。唐·作者:鲍溶《杂歌谣辞 李夫人歌》
飒飒先飞梁上尘,朱唇不动翠眉颦。唐·作者:李涉《听歌》
脩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唐·作者:许浑《途经敷水》
舞衫未换红铅湿,歌扇初移翠黛颦。唐·作者:许浑《观章中丞夜按歌舞》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蛾。中唐·作者:李贺《杂曲歌辞 夜坐吟》
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唐·作者:李群玉《长沙春望寄涔阳故人》
十口系心抛不得,每回回首即长颦。唐·作者:李群玉《金塘路中》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断隔湘川。唐·作者:李群玉《黄陵庙》
三年音信凝颦外,一曲哀歌白发生。唐·作者:李群玉《寄短书歌》
思乡之客空凝嚬,天边欲尽未尽春。唐·作者:李群玉《春晚》
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唐·作者: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
将迎须学返抽身,合致蹉跎敢效颦。唐·作者:薛能《寄吉谏议》
尘埃中更有埃尘,时复双眉十为颦。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一》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唐·作者: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 其五》
燕赵能歌有几人,为花回雪似含颦。唐·作者:杨知至《和李尚书命妓歌饯崔侍御》
不知仙驾归何处,徒遣颦眉望汉宫。唐·作者:汪遵《铜雀台》
顰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顰】【戌集下】【頁字部】 顰; 康熙笔画:24; 页码:页1410第29【玉篇】【正韻】 毗賓切,音貧。【玉篇】顰蹙,憂愁不樂之狀也。【易·復卦】作頻。【註】謂頻蹙之貌。 又通作矉。【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李白詩】蛾眉不可學,况乃效其矉。 亦作嚬。考證:〔【玉篇】顰蹙,憂愁不樂之狀也。【易·復卦】作頻。【註】謂頻蹙之貌。〕 謹按此謂顰字易作頻,非謂顰字易作復也。今改易復卦作頻。省下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