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顙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sǎng
  • 繁体:
  • 笔画:19
  • 部首:

顙字寓意

【顙】 sǎng 同“颡”。

顙字解释

【顙】[①][sǎng][《廣韻》蘇朗切,上蕩,心。]“颡1”的繁体字。(1)额头。(2)头。(3)颊。(4)叩头,稽颡。(5)嗓子;喉咙。(6)谓置物于喉中吹之。(7)用同“搡”。猛推。

顙字诗词来源

【顙】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盛唐·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蛟龙稽颡河伯虔,拓羯胡雏脚手鲜。唐·作者:顾况《露青竹杖歌》
歘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中唐·作者: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三秋稽颡叩真灵,龙虎交时金液成。唐·作者:不详《太白山魔诳道士诗》
率土吾民成富庶,虔诚稽颡荷穹苍。吴越·作者:钱镠《秋景》
黄骢铁骝白的颡,散作五花毛不齐。北宋·作者:梅尧臣《观史氏画马图》
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北宋·作者:梅尧臣《寄维阳许待制》
修瞳阔颡善应对,举措不类群儿行。北宋·作者:蔡襄《送柯秘书三子归泉应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北宋·作者:司马光《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府口号》
赤光满面唇激朱,虬须虎颡三十馀。北宋·作者:司马光《将军行》
禹腰尧颡应遗魄,柏叶松身异曩时。北宋·作者:刘攽《曲阜宣圣庙夫子手植桧二首 其二》
过颡因人激跃成,撤珠取类亦虚名。北宋·作者:韦骧《福州古田天王院撤珠轩》
辇路归来闻好语,共惊尧颡类高辛。北宋·作者:苏轼《次韵曾子开从驾二首 其一》
疲民尚作鱼尾赤,数罟未除吾颡泚。北宋·作者:苏轼《次韵潜师放鱼》
疲农望天手加颡,怕歉求丰心惘惘。北宋·作者:米芾《晋陵龙挂行》
海师跪请颡有胝,番禺宝市无光辉。北宋·作者:张耒《琉璃瓶歌赠晁二》
庞然病颡岂其类,老矣问途那可舍。宋·作者:程俱《初到书局以万七千钱得一老马盲右目戏作古句自嘲一首》
克谐八音有夔在,独惊尧颡如高辛。北宋·作者:吴则礼《田不伐玉磬歌》
太宗广颡复高鼻,去骖九马随群帝。北宋·作者:吴则礼《题贾表之所藏九马图》
借令卷舌终自羞,吾颡峣然宁不泚。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次韵石端若惠长句》

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顙】【戌集下】【頁字部】 顙;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408第01【唐韻】蘇朗切,桑上聲。【玉篇】額也。【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爲的顙。【又】巽其於人也爲廣顙。【儀禮·士喪禮】主人哭拜稽顙。【註】頭觸地無容。【揚子·方言】 、頟、顏,顙也。 又【集韻】【韻會】 蘇郞切,音桑。義同。【易林】 鬣黑顙,東歸高鄕。【魏文帝·東巡觀兵詩】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考證:〔【揚子·方言】 頟頠顙也。〕 謹照原文頠改顏。

与顙字同音的字

与顙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顙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