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盗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dào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盗字寓意

【盗】 dào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亦称“欺世名”)。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强。窃国大

盗字解释

【盗】[①][dào][《廣韻》徒到切,去号,定。]亦作“1”。(1)偷窃;劫掠。(2)引申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3)侵犯。(4)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5)谗佞的人。(6)指欺世惑众的人。(7)对反叛者的贬称。(8)指外来入侵者。(9)杀人者;刺客。(10)私通。(11)逃避。参见“盜税”。(12)簒夺。(13)窃据。(14)私下;暗中;非法。(15)浅色或杂色。

盗字诗词来源

【盗】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唐·作者:杜甫《题桃树》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唐·作者:杜甫《登楼》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唐·作者:杜甫《三绝句 其一》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蹠俱尘埃。唐·作者:杜甫《醉时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唐·作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唐·作者:杜甫《虎牙行》
盗贼纵横甚密迩,形神寂莫甘辛苦。唐·作者:杜甫《寄柏学士林居》
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唐·作者: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昔年群盗阻江东,吴山动摇楚泽空。唐·作者:皎然《武源行赠丘卿岑》
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唐·作者:武少仪《诸葛丞相庙》
阴为阳羞固自古,嗟汝下民或敢侮,戏嘲盗视汝目瞽。中唐·作者:韩愈《昼月》
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草茫茫 惩厚葬也》
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 蛮子朝》
费财为马不独生,耗帛伤工有他盗。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
杀生偷盗皆计罪。地狱门前专相待。唐·作者:敦煌曲子《行路难 其七 共住修道八首》
莫偷盗。唐·作者:敦煌曲子《失调名 和菩萨戒文 其二 二、盗戒》
偷盗得物犹嫌少。唐·作者:敦煌曲子《失调名 和菩萨戒文 其二 二、盗戒》

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盗】【午集中】【皿字部】 盜;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94第16〔古文〕 【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 音導。【說文】私利物也。【易·說卦】坎爲盜。【疏】取水行潛,竊如盜賊也。【左傳·文十八年】竊賄爲盜,盜器爲姦。【周禮·秋官】司隸帥其民而搏盜賊。【詩·小雅】君子信盜,亂是用暴。【傳】盜,逃也。【風俗通】言其晝伏夜奔,逃避人也。 又【正字通】凡隂私自利者皆謂之盜。【穀梁傳·哀四年】春秋有三盜,微殺大夫,謂之盜。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 又泉名。【後漢·郡國志】徐州有盜泉。【說苑】水名盜泉,孔子不飲,醜其名也。 又星名。【宋史·天文志】客星東南,曰盜星。主大盜。 又千里馬名。【穆天子傳】右服盜驪。【爾雅·釋畜疏】駿馬小頸,名曰盜驪。 又草名。【爾雅·釋草疏】蕧一名盜庚。 【六書正譌】 卽涎字,欲也,欲皿爲盜,會意。从 。俗从次,誤。

与盗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盗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