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字的含义
盥字的解释
盥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6
- 拼音:guàn
- 繁体:盥
- 笔画:16
- 部首:皿
盥字寓意
【盥】盥 guàn 浇水洗手,泛指洗:盥洗。盥漱。 洗手器皿:“承姑奉盥”。
盥字解释
【盥】[①][guàn][《廣韻》古玩切,去换,見。][《廣韻》古滿切,上緩,見。]亦作“泴1”。(1)洗手,以手承水冲洗。(2)洗涤。(3)除;净。(4)古代洗手的器皿。(5)祭名。灌祭。酌酒浇地降神。(6)泛指浇灌。
盥字诗词来源
【盥】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盛唐·作者:皇甫冉《彭祖井》
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盛唐·作者:皇甫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
秋斋清寂无外物,盥手焚香聊自展。唐·作者:皎然《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
夕望东峰思漱盥,昽昽斜月悬灯纱。唐·作者:皎然《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客至上方留盥漱,龙泓洞水昼潺潺。中唐·作者:权德舆《赠广通上人》
一径萦纡至此穷,山僧盥漱白云中。中唐·作者:权德舆《栖霞寺云居室》
秋来转觉此身衰,晨起临阶盥漱时。唐·作者:白居易《新秋早起有怀元少尹》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唐·作者:李郢《送僧之台州》
一乘了义刳心学,三藏真文盥手开。北宋·作者:杨亿《送僧归越州》
雕章传赠至苏台,盥手焚香日几回。北宋·作者:胡宿《酬杭州知府蒋密学以移漕见赠之什》
上公遗我游嵩具,匜盥杯盂色色全。北宋·作者:文彦博《某伏蒙昭文相公以某方忝瀍洛之寄因有嵩少之行惠赐游山器一副质轻而制雅外华而中坚匪惟便于赍持实为林下之珍玩也辄成拙诗一章报谢》
幸空讼缿澄心坐,喜得诗筒盥手开。北宋·作者:赵抃《次韵孔宪重九出巡未回》
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北宋·作者:司马光《瘿盆》
闻之徐起就盥栉,颠倒不复忧裳衣。北宋·作者:司马光《朝鸡赠王乐道》
昏花病目不自惜,服膺盥手书一通。北宋·作者:司马光《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熙坛初展严禋报,观盥三终孝享成。北宋·作者:苏颂《皇帝初郊大礼庆成诗》
至今游人盥濯罢,卧听空阶环玦响。北宋·作者:苏轼《虎跑泉》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北宋·作者:苏辙《扬州五咏 其三 蜀井》
盥手从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北宋·作者:苏辙《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其二 平溪堂》
奉持巾匜事盥栉,傅唇泽面供香膏。北宋·作者:刘摰《虞城早起道中寄公秉幕府诸友》
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盛唐·作者:皇甫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
秋斋清寂无外物,盥手焚香聊自展。唐·作者:皎然《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
夕望东峰思漱盥,昽昽斜月悬灯纱。唐·作者:皎然《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客至上方留盥漱,龙泓洞水昼潺潺。中唐·作者:权德舆《赠广通上人》
一径萦纡至此穷,山僧盥漱白云中。中唐·作者:权德舆《栖霞寺云居室》
秋来转觉此身衰,晨起临阶盥漱时。唐·作者:白居易《新秋早起有怀元少尹》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唐·作者:李郢《送僧之台州》
一乘了义刳心学,三藏真文盥手开。北宋·作者:杨亿《送僧归越州》
雕章传赠至苏台,盥手焚香日几回。北宋·作者:胡宿《酬杭州知府蒋密学以移漕见赠之什》
上公遗我游嵩具,匜盥杯盂色色全。北宋·作者:文彦博《某伏蒙昭文相公以某方忝瀍洛之寄因有嵩少之行惠赐游山器一副质轻而制雅外华而中坚匪惟便于赍持实为林下之珍玩也辄成拙诗一章报谢》
幸空讼缿澄心坐,喜得诗筒盥手开。北宋·作者:赵抃《次韵孔宪重九出巡未回》
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北宋·作者:司马光《瘿盆》
闻之徐起就盥栉,颠倒不复忧裳衣。北宋·作者:司马光《朝鸡赠王乐道》
昏花病目不自惜,服膺盥手书一通。北宋·作者:司马光《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熙坛初展严禋报,观盥三终孝享成。北宋·作者:苏颂《皇帝初郊大礼庆成诗》
至今游人盥濯罢,卧听空阶环玦响。北宋·作者:苏轼《虎跑泉》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北宋·作者:苏辙《扬州五咏 其三 蜀井》
盥手从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北宋·作者:苏辙《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其二 平溪堂》
奉持巾匜事盥栉,傅唇泽面供香膏。北宋·作者:刘摰《虞城早起道中寄公秉幕府诸友》
盥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盥】【午集中】【皿字部】 盥;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796第12【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古玩切,音貫。【說文】澡手也。【增韻】以盤水沃洗曰盥。【易·觀卦】盥而不薦。【註】盥,將祭而潔手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禮·鄉飲】【酒義】盥洗揚觶。【魏書·武帝紀】臨祭就洗,以手擬水而不盥。 又【集韻】灌祭也。或作灌。【正韻】通作祼果。 又【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 貫上聲。義同。 【說文】从臼水臨皿。【正字通】澡滌者兩手掬水。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