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遏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ě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遏字寓意

【遏】 è 阻止:止。制。抑。怒不可。 古同“害”:“无尔躬”。

遏字解释

【遏】[①][è][《廣韻》烏葛切,入曷,影。]亦作“1”。(1)抑制;阻止。(2)掩盖;遮蔽。(3)断绝;禁绝。(4)阻击;抵御。(5)古代乐曲《韶夏》的又称。(6)通“堨”。堤坝。(7)通“害”。伤害。(8)姓。春秋有父。见宋邵思《姓解》卷一。

遏字诗词来源

【遏】遏泌汨兮散其波,威怒定兮混灡灡,息聊啾兮逝□□。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克灭皖城遏寇贼,恶此凶孽阻奸慝。孙吴·作者:韦昭《吴鼓吹曲十二曲 其六 克皖城》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盛唐·作者: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声过阴岭恐成雨,响驻晴天将起云。唐·作者: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
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䌽云仙。中唐·作者:戎昱《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中唐·作者: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中唐·作者:刘禹锡《聚蚊谣》
贺宾喜色欺杯酒,醉妓欢声遏管弦。唐·作者:白居易《喜刘苏州恩赐金紫遥想贺宴以诗庆之》
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唐·作者:白居易《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竞渡》
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唐·作者:白居易《听田顺儿歌》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唐·作者:张祜《听筝》
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秦青。唐·作者:张祜《边上逢歌者》
□由东行大漠中,短兵自有张西豹,遮收遏后与罗公。唐·作者:张文彻《龙泉神剑歌》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唐·作者:赵嘏《闻笛》
文经武纬包三古,日角龙颜遏四夷。五代·作者:贯休《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其一》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唐末·作者:罗隐《春思》
穿空激远不可遏,髣髴似向伊水头。唐末·作者:罗隐《薛阳陶觱篥歌》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唐末·作者:韩偓《观斗鸡偶作》
遏云声绝悲风起,翻向樽前泣翠娥。晚唐·作者:胡曾《咏史诗 铜雀台》
禁军近自肃宗置,抑遏辅国争雄雌。唐·作者: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遏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遏】【酉集下】【辵字部】 遏;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61第24【唐韻】烏割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 音閼。【爾雅·釋詁】遏,止也。【註】以逆相止曰遏。【廣韻】絕也。【易·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書·武成】以遏亂略。【註】遏,絕亂謀也。 又【爾雅·釋詁】逮也。【揚子·方言】東齊曰遏,言相及也。 又與按通。【詩·大雅】以按徂旅。【孟子】作遏。 又叶許竭切,音歇。通作曷。【詩·商頌】則莫我敢曷。叶截烈。【註】曷、遏通。 又叶于歇切,音謁。【後漢·崔駰反都賦】勒威赫斯,果秉其鉞。如川之流,動不可遏。

与遏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遏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