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字的含义
標字的解释
標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5
- 拼音:biāo
- 繁体:標
- 笔画:15
- 部首:木
標字寓意
【標】標 biāo 见“标”。
標字解释
【標】[①][biāo][《廣韻》甫遥切,平宵,幫。][《廣韻》方小切,上小,非。]亦作“墂1”。“标1”的繁体字。“剽3”的被通假字。(1)树梢。(2)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3)顶端。(4)特指山峰、山顶。(5)始。与“終”相对。(6)柱子之类。(7)标志,符号。(8)特指旧时出卖妇女、儿童或物品所插的草芥或竹篾标志。(9)旗帜。(10)题写。(11)标明,显出。(12)显扬。(13)树立;建立。(14)悬挂。(15)准的;准则。(16)榜样;代表。(17)格调,风度。(18)标致,俊美。(19)威风;脾气;火气。(20)古代指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21)古代武器名。参见“標子”、“標槍”。(22)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名称。相当于后来的团。(23)今上海市松江、浙江省、杭鄞等地所产的一种棉布。(24)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25)犹盯,注视。(26)用比较出价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27)订货的期票。(28)方言。蹿出;喷出。(29)量词。犹支,队。(30)通“摽”。掷;刺。(31)引申为砍,割。
標字诗词来源
【標】寻常见说不思议,一语标宗言下当。南朝宋·作者:宝志《偈》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初唐·作者:武则天《石淙》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初唐·作者:李显《石淙》
马皮远裹伏波骨,铜柱高标交趾惊。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一》
急桨争标排荇度,轻帆截浦触荷来。初唐·作者:李适《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盛唐·作者:王昌龄《送崔参军往龙溪》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盛唐·作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唐·作者:杜甫《诸将五首 其四》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唐·作者:杜甫《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峨嵋玉垒指霞标,鸟没天低幕府遥。唐·作者:钱起《送傅管记赴蜀军》
独立高标望霜翮,应看天宇如咫尺。唐·作者:皎然《翔隼歌送王端公》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唐·作者:顾况《临海所居三首 其二》
西看叠嶂几千重,秀色孤标此一峰。唐·作者:戴叔伦《游清溪兰若》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唐·作者:张建封《观竞渡》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唐·作者:张建封《观竞渡》
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唐·作者:张建封《观竞渡》
紫盖迥标双鹤上,语音犹在五云中。中唐·作者:卢纶《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
我心不畏朱公叔,君意须防刘孝标。唐·作者:马异《荅卢仝结交诗》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中唐·作者: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唐·作者:李绅《华顶》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初唐·作者:武则天《石淙》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初唐·作者:李显《石淙》
马皮远裹伏波骨,铜柱高标交趾惊。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一》
急桨争标排荇度,轻帆截浦触荷来。初唐·作者:李适《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盛唐·作者:王昌龄《送崔参军往龙溪》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盛唐·作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唐·作者:杜甫《诸将五首 其四》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唐·作者:杜甫《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峨嵋玉垒指霞标,鸟没天低幕府遥。唐·作者:钱起《送傅管记赴蜀军》
独立高标望霜翮,应看天宇如咫尺。唐·作者:皎然《翔隼歌送王端公》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唐·作者:顾况《临海所居三首 其二》
西看叠嶂几千重,秀色孤标此一峰。唐·作者:戴叔伦《游清溪兰若》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唐·作者:张建封《观竞渡》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唐·作者:张建封《观竞渡》
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唐·作者:张建封《观竞渡》
紫盖迥标双鹤上,语音犹在五云中。中唐·作者:卢纶《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
我心不畏朱公叔,君意须防刘孝标。唐·作者:马异《荅卢仝结交诗》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中唐·作者: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唐·作者:李绅《华顶》
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標】【辰集中】【木字部】 標;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550第12【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正韻】 遙切, 音猋。木末也。【管子·霸言篇】大本而小標。【淮南子·天文訓】本標相應。 又高枝曰標。【莊子·天地篇】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又表也。【禮·投壺】疏: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晉書·宣帝紀】立兩標以別新舊。 又旌旗也。【淸異錄】梁祖建火龍標。 又標樹,位置也。【唐書·王義方傳】高自標樹。 又書也。【孫綽·天台山賦】名標於奇紀。 又【說文】敷沼切,音縹。【廣韻】方小切,音 。義 同。 【說文】作 。考證:〔【禮·投壺】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 謹按此孔疏非經文。謹照原書投壺下增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