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束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拼音:shù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束字寓意

【束】 shù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 )。之高阁。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事情的结末:收。结。 姓。

束字解释

【束】[①][shù][《廣韻》書玉切,入燭,書。](1)捆缚。(2)谓环绕;缠绕。(3)拴;系;戴。(4)聚集。(5)收缩;收敛。(6)犹夹。(7)引申谓狭窄。(8)约;限制。(9)拘泥。(10)谓弃置。(11)指素。用以形容女子腰的细柔。(12)指聚集成条状的东西。(13)事情的末尾、收尾。参见“句”。(14)量词。用于计量捆在一起的东西。(15)量词。指物十个。(16)量词。指布五匹。(17)姓。晋有晳。见《晋书》本传。

束字诗词来源

【束】一舠白水牵愁断,两束黄香拭泪开。隋末唐初·作者:慧净《自皋亭至吴门吊二大护法》
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盛唐·作者:李白《少年行》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唐·作者:杜甫《清明二首 其一》
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唐·作者:杜甫《戏为双松图歌》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唐·作者:杜甫《最能行》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唐·作者: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唐·作者: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十年不出蹊林中,一朝结束甘从戎。盛唐·作者:皇甫冉《寄刘方平》
双?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唐·作者:顾况《公子行》
约束蜀儿采马鞭,蜀儿采鞭不敢眠。唐·作者:顾况《露青竹杖歌》
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唐·作者:戴叔伦《送秦系》
舟移极浦城初掩,山束长江日早曛。中唐·作者:戎昱《送苏参军》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中唐·作者:李益《塞下曲 其一》
生涯何事多羁束,赖此登临畅心目。中唐·作者:卢纶《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年年结束青丝骑,出门一去何时至。中唐·作者:权德舆《薄命篇》
新参将相事营平,锦带骍弓结束轻。中唐·作者:杨凝《送客往鄜州》
伏枥莫令空度岁,黄金结束取功勋。中唐·作者:李绛《和裴相国荅张秘书赠马诗》
结束车舆强游往,和风霁日东皋上。唐·作者: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两衙早被官拘束,登阁巡溪亦属忙。中唐·作者:王建《昭应官舍书事》

束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束】【辰集中】【木字部】 束; 康熙笔画:7; 页码:页512第12【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 音 。【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詩·周南】白茅純束。 又五疋爲束。【禮·雜記】納幣一束。 又五十矢爲束。【詩·周頌】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又姓。【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爲束。 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 音戍。約也。【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又叶所律切,音率。【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从木从口,與朿別。

与束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束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