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字的含义
濂字的解释
濂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7
- 拼音:lián
- 繁体:濂
- 笔画:16
- 部首:氵
濂字寓意
【濂】濂 lián 〔濂江〕水名,在中国江西省。 〔濂溪〕水名,在中国湖南省。
濂字解释
【濂】[①][lián][《廣韻》勒兼切,平添,來。]亦作“濓1”。(1)浅水。(2)水名。濂水,今名濂江,在江西省南部。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西六·赣州府》。(3)学派名。参见“濂洛關閩”。
濂字诗词来源
【濂】君去濂溪湖外行,倅藩仍喜便乡程。北宋·作者:赵抃《寄永倅周敦颐虞部》
永水自然胜赣水,浯溪应不让濂溪。北宋·作者:程师孟《送虔州通判周茂叔对移永州》
我来濂溪拜夫子,马蹄深入一尺雪。北宋·作者:林焕《题濂溪》
濂伊一脉微如线,力践精思渐可回。宋·作者:李光《闲赠赵与槟》
千古濂溪周别驾,一篇清献锦江诗。宋·作者:胡寅《题永倅厅康功堂》
应悟濂溪真古佛,始知伊洛是醇儒。南宋·作者:陈渊《赠别杨至游三首 其三》
分得庐山水一溪,濂名万古合昭垂。宋·作者:魏嗣孙《濂溪识行》
插花醉照濂溪井,吹发慵登帽子峰。南宋·作者:杨万里《曲江重阳》
清献濂溪两宾主,崆峒章贡再赓酬。南宋·作者:杨万里《七字敬饯周彦敷府判直阁之官虎城》
宪台师表光且耿,濂溪留下濂溪井。南宋·作者:杨万里《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
此花不与千花同,吹香别是濂溪风。南宋·作者:杨万里《寄题邹有常爱莲亭》
出处虽殊心事一,濂溪风月舞雩春。南宋·作者:项安世《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 其一》
雁不到君濂字水,鱼应过我直名州。南宋·作者:项安世《赠黄县尉二首 其二》
濂溪已远涪州还,此事往往归衡山。南宋·作者:项安世《次韵答胡季履二首 其二》
同来况有濂溪裔,心印相传尽未疏。南宋·作者:朱熹《次周师温游书堂韵兼简坐上诸同志》
水濂幽谷我来游,拂面飞泉最醒眸。南宋·作者:朱熹《水濂洞》
青鞋不踏远公社,偶共濂溪嗜好同。南宋·作者:张栻《谢侯彦明惠白莲栽 其二》
濂溪当日起南方,千载斯文有耿光。南宋·作者:程洵《次韵刘寺簿临蒸精舍落成》
分明会得濂溪趣,强作新诗续古篇。宋·作者:林用中《莲花峰次敬夫韵》
永水自然胜赣水,浯溪应不让濂溪。北宋·作者:程师孟《送虔州通判周茂叔对移永州》
我来濂溪拜夫子,马蹄深入一尺雪。北宋·作者:林焕《题濂溪》
濂伊一脉微如线,力践精思渐可回。宋·作者:李光《闲赠赵与槟》
千古濂溪周别驾,一篇清献锦江诗。宋·作者:胡寅《题永倅厅康功堂》
应悟濂溪真古佛,始知伊洛是醇儒。南宋·作者:陈渊《赠别杨至游三首 其三》
分得庐山水一溪,濂名万古合昭垂。宋·作者:魏嗣孙《濂溪识行》
插花醉照濂溪井,吹发慵登帽子峰。南宋·作者:杨万里《曲江重阳》
清献濂溪两宾主,崆峒章贡再赓酬。南宋·作者:杨万里《七字敬饯周彦敷府判直阁之官虎城》
宪台师表光且耿,濂溪留下濂溪井。南宋·作者:杨万里《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
此花不与千花同,吹香别是濂溪风。南宋·作者:杨万里《寄题邹有常爱莲亭》
出处虽殊心事一,濂溪风月舞雩春。南宋·作者:项安世《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 其一》
雁不到君濂字水,鱼应过我直名州。南宋·作者:项安世《赠黄县尉二首 其二》
濂溪已远涪州还,此事往往归衡山。南宋·作者:项安世《次韵答胡季履二首 其二》
同来况有濂溪裔,心印相传尽未疏。南宋·作者:朱熹《次周师温游书堂韵兼简坐上诸同志》
水濂幽谷我来游,拂面飞泉最醒眸。南宋·作者:朱熹《水濂洞》
青鞋不踏远公社,偶共濂溪嗜好同。南宋·作者:张栻《谢侯彦明惠白莲栽 其二》
濂溪当日起南方,千载斯文有耿光。南宋·作者:程洵《次韵刘寺簿临蒸精舍落成》
分明会得濂溪趣,强作新诗续古篇。宋·作者:林用中《莲花峰次敬夫韵》
濂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濂】【巳集上】【水字部】 濂;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654第20【廣韻】【集韻】勒兼切【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 音廉。與溓同。一曰薄也。 又溪名。【廣輿記】在永州府道州。 又【集韻】燮玷切,音帴。濂洓,輕薄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