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字的含义
流字的解释
流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0
- 拼音:liú
- 繁体:流
- 笔画:10
- 部首:氵
流字寓意
【流】流 liú 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僴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妌g )。 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 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品类,等级:流辈。流派。 指不正派:二流子。
流字解释
【流】[①][liú][《廣韻》力求切,平尤,來。](1)水或其他液体移动。(2)泛指物体移动,变换位置。(3)顺水漂流。(4)漂没。(5)移动不定;流浪。(6)虚浮;无根据的。参见“流言”、“流説”。(7)变化;演变。(8)传布;扩散。(9)流露;显露。(10)放纵;无节制。(11)留连;沉溺。(12)寻求;择取。(13)涂饰。参见“流金”。(14)水流经的路线,河道。(15)古代特指盉、爵等容器的吐水口。(16)江河的流水。(17)像水流的东西。如:寒流;暖流;气流;电流。(18)潮流;风气。(19)河水离开源头后的部分。与源对言。(20)部分;分支。(21)品类;等级。(22)古代五刑之一。把罪人放逐到远方。(23)古代指边远地区。(24)流官。明清由中央政府委命的少数民族地区官吏名。(25)王莽新政时银两单位词。(26)通“旒”。(27)通“留”。参见“流滯”。(28)通“游”。浮游,游水。
流字诗词来源
【流】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横中流兮扬素波。西汉·作者:刘彻《秋风辞》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西汉·作者:刘彻《天马歌》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西汉·作者:刘彻《西极天马歌》
东流□折□于河。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翳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还。汉·作者:无名氏《水仙操》
玉女流眄而下视。东汉·作者:李尤《函谷关赋 其二》
石纵横兮流洄洄,波隆隆兮声若雷。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委性命兮于芒绳,潜寒慄兮不皇计,泛随流兮殆忘归。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今称扬兮铿流沙,功斐斐兮镇海裔,君乎君乎寿不訾。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清丝流管歌玉凫。东汉·作者:刘宏《招商歌》
常流涕兮眦不乾,薄志节兮念死难。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星汉西流夜未央。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一》
海冻不流绵絮折。曹魏·作者:阮籍《大人先生歌》
我所思兮在瀛洲,愿为双鹄戏中流。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存若流光忽电灭,何为多念独蕴结。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日月西流景东征。西晋·作者:傅玄《两仪诗》
日远迈兮思予心,恋所生兮泪流襟。曹魏·作者:嵇康《思亲诗》
佳人遗我筒中布,何以赠之流黄素。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横中流兮扬素波。西汉·作者:刘彻《秋风辞》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西汉·作者:刘彻《天马歌》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西汉·作者:刘彻《西极天马歌》
东流□折□于河。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翳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还。汉·作者:无名氏《水仙操》
玉女流眄而下视。东汉·作者:李尤《函谷关赋 其二》
石纵横兮流洄洄,波隆隆兮声若雷。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委性命兮于芒绳,潜寒慄兮不皇计,泛随流兮殆忘归。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今称扬兮铿流沙,功斐斐兮镇海裔,君乎君乎寿不訾。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清丝流管歌玉凫。东汉·作者:刘宏《招商歌》
常流涕兮眦不乾,薄志节兮念死难。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星汉西流夜未央。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一》
海冻不流绵絮折。曹魏·作者:阮籍《大人先生歌》
我所思兮在瀛洲,愿为双鹄戏中流。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存若流光忽电灭,何为多念独蕴结。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日月西流景东征。西晋·作者:傅玄《两仪诗》
日远迈兮思予心,恋所生兮泪流襟。曹魏·作者:嵇康《思亲诗》
佳人遗我筒中布,何以赠之流黄素。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流】【巳集上】【水字部】 流;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623第04〔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又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又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又【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又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 又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又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又【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又【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又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又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又【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又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又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又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韻補】叶 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又叶力救切,音溜。【博 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