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湘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xiāng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湘字寓意

【湘】 xiāng 〔江〕水名,源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 湖南省的别称:绣。剧。菜。语。

湘字解释

【湘】[①][xiāng](1)水名。即江。(2)山名。(3)湖南省的简称。(4)通“鬺”。烹煮。《诗·召南·采苹》:“于以之,維錡及釜。”毛传:“,亨也。”朱熹集传:“,烹也。”马瑞辰通释:“《韓詩》作'鬺'。《漢書·郊祀志》:'鬺亨上帝鬼神。'顔師古注引《韓詩》:'于以鬺之。'云'鬺,亨也'……毛公以''爲'鬺'之假借,故訓爲亨。”一说,为澣濯。

湘字诗词来源

【湘】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须臾之间自灭亡。起自汝阴死三湘。南朝宋·作者:释宝志《谶诗二首 其一》
延思万里挂长河。翻惊汉阴动湘娥。南朝宋·作者:吴迈远《楚朝曲》
湘妃拭泪洒贞筠,筴药浣衣何处人。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初唐·作者:阎立本《巫山高》
欲随石燕沈湘水,试逐铜乌绕帝台。初唐·作者:卢照邻《失群雁》
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渡潇湘。唐初·作者:刘方平《相和歌辞 其二 栖乌曲二首》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初唐·作者:杜审言《渡湘江》
冠盖星繁湘水上,冲风摽落洞庭渌。初唐·作者:刘希夷《相和歌辞 其八 江南曲八首》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初唐·作者:郭震《莲花》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唐·作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宁知宿昔恩华乐,变作潇湘离别愁。唐·作者:张说《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
暑雨奔流潭正满,微霜及潦水初还。唐·作者:赵冬曦《灉湖作》
幸奏潇湘云壑意,山旁容与动仙桡。唐·作者:尹懋《同燕公汎洞庭》
节既秋兮天向寒,沅有漪兮湘有澜。唐·作者:李如璧《明月》
沅湘糺合淼漫漫,洛阳才子忆长安。唐·作者:李如璧《明月》
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盛唐·作者:王昌龄《寄穆侍御出幽州》
闻道将军破海门,如何远谪渡湘沅。盛唐·作者:王昌龄《寄陶副使》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盛唐·作者:王昌龄《送魏二》

湘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湘】【巳集上】【水字部】 湘;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637第11【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 音襄。水名。【說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又山名。【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又地名。【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 又湖名。【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 又烹也。【詩·召南】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又【集韻】思莊切,音霜。義同。

与湘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湘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