栁字的含义
栁字的解释
栁
- 五行:
- 康熙笔画:
- 拼音:liǔ
- 繁体:栁
- 笔画:9
- 部首:木
栁字寓意
【栁】栁 liǔ 古同“柳”。
栁字解释
【栁】[①][liǔ][《廣韻》力久切,上有,來。]亦作“栁1”。亦作“桞1”。亦作“桺1”。亦作“橮1”。(1)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柔韧,叶子狭长,种子有毛。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等。(2)指柳木简。(3)指垂柳枝。多用以形容女子腰肢。(4)代指春。参见“柳風”、“柳信”。(5)比喻美女。多用以指歌姬、娼妓。(6)聚集。(7)古代棺饰和柩车饰的总称。(8)丧车。亦为车的通称。(9)见“柳柳驚”。(10)量词。绺,束。多用于须、发、线等。(11)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三宿。(12)古代五声中“羽”的别名。(13)古地名。春秋时周室之邑,后为晋所侵。故址在今山西省乡宁县一带。(14)古地名。春秋鲁地。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东。(15)姓。[②][liú][《字彙補》力求切]亦作“栁2”。通“瘤1”。
栁字诗词来源
【栁】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作者:谢道韫《咏雪联句》
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南朝宋·作者:谢灵运《燕歌行》
翻莺度燕双比翼,杨柳千条共一色。南梁·作者:萧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一》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南梁·作者:萧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三》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南梁·作者:萧纲《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三》
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柳合露尘飞。南梁·作者:萧纲《杂句春情诗》
白日西落杨柳垂,含情弄态两相知。南梁·作者:萧纲《东飞伯劳歌二首 其一》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杨白花》
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南梁·作者:萧绎《春别应令诗四首 其三》
河边杨柳百丈枝,别有长条踠地垂。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良人万里向河源,娼妇三秋思柳园。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诗》
蔷薇花开百重叶,杨柳拂地数千条。北周·作者:王褒《燕歌行》
柳谷向夕沈馀日,蕙楼临砌徙斜光。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梅花柳色春难遍,情来春去在须臾。陈朝·作者:江总《新入姬人应令诗》
风高暗绿凋残柳,雨驶芳红湿晚芙。陈朝·作者:江总《内殿赋新诗》
新梅嫩柳未障羞,情去恩移那可留。陈朝·作者:江总《怨诗二首 其二》
谁家可怜出窗牖,春心百媚胜杨柳。陈朝·作者:江总《东飞伯劳歌》
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陈朝·作者:江总《梅花落》
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南朝宋·作者:谢灵运《燕歌行》
翻莺度燕双比翼,杨柳千条共一色。南梁·作者:萧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一》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南梁·作者:萧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三》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南梁·作者:萧纲《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三》
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柳合露尘飞。南梁·作者:萧纲《杂句春情诗》
白日西落杨柳垂,含情弄态两相知。南梁·作者:萧纲《东飞伯劳歌二首 其一》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杨白花》
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南梁·作者:萧绎《春别应令诗四首 其三》
河边杨柳百丈枝,别有长条踠地垂。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良人万里向河源,娼妇三秋思柳园。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诗》
蔷薇花开百重叶,杨柳拂地数千条。北周·作者:王褒《燕歌行》
柳谷向夕沈馀日,蕙楼临砌徙斜光。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梅花柳色春难遍,情来春去在须臾。陈朝·作者:江总《新入姬人应令诗》
风高暗绿凋残柳,雨驶芳红湿晚芙。陈朝·作者:江总《内殿赋新诗》
新梅嫩柳未障羞,情去恩移那可留。陈朝·作者:江总《怨诗二首 其二》
谁家可怜出窗牖,春心百媚胜杨柳。陈朝·作者:江总《东飞伯劳歌》
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陈朝·作者:江总《梅花落》
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栁】【康熙字典】中没有查到汉字(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