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斿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liú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斿字寓意

【斿】 liú 古同“旒”:“建大常,十有二。” yóu 古同“游”,邀游,从容行走:“泛泛滇滇从高

斿字解释

【斿】[①][liú][《集韻》力求切,平尤,來。]同“旒1”。(1)古代旌旗下垂的飘带等饰物。(2)泛指旌旗。参见“旌”。(3)冕前后悬垂的玉串。[②][yóu][《廣韻》以周切,平尤,以。]游,遨游。

斿字诗词来源

【斿】旗下直建九斿连,斿下十三乌天园,九斿天园参脚边。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五 西方七宿》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晚唐·作者: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修修羽帐降星辰,杳杳飙斿驻圣真。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宣读天书》
已随晓佩拖三绶,更伴春旗亚九斿。北宋·作者:宋祁《禁中垂柳》
念今五载负斯语,心独动荡风中斿。北宋·作者:曾巩《发松门寄介甫》
春风陌上飞千骑,晓日林间映九斿。宋·作者:陈公辅《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绿筠晓月摇苍佩,红树春风散䌽斿。南宋·作者:陈棠《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何年陨石化蚩尤,彷佛光芒动九斿。南宋·作者:张扩《展旗峰》
久住灵斿今日过,历翁欢喜劝椒杯。南宋·作者:范成大《占星者谓命宫月孛独行无害但去年复照作灾今年正月一日已出而岁星作福戏书二绝 其一》
灵斿飘忽定何许,时有行人开庙门。南宋·作者:范成大《巫山高》
家传秘籍慕班斿,有子当追嗣与彪。南宋·作者:周必大《丘成之司理明远阁二首 其二》
温温和气袭龙斿,薄晚轻云忽便收。南宋·作者:任希夷《郊祀庆成三首 其二》
灵台毕举三千礼,銮路安行十二斿。南宋·作者:任希夷《明堂庆成五首 其三》
星坛仙簴韵琼瑶,仿髴神斿下九霄。南宋·作者:岳珂《设醮太平宫竣事呈偕行诸君二首 其一》
鼎湖望断灵斿远,血泪才乾又数行。南宋·作者:刘克庄《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其三》
三辰上应旂斿象,六乐中陈鼓吹词。元·作者:柳贯《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二首 其一》
五夜飞花合御沟,銮舆拂晓建龙斿。元·作者:宋褧《延祐七年十一月朔小雪既上英宗皇帝入太庙祀享致斋万姓瞻仰喜而赋诗》
参旗九斿茷绲縢,二八青蛾美目膡。元末明初·作者:刘基《赠道士蒋玉壶长歌》

斿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斿】【卯集下】【方字部】 斿; 康熙笔画:9; 页码:页482第07【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 音由。【說文】作游。旌旗之流也。【玉篇】斿,旌旗之末垂。或作游。【博雅】天子十二斿至地,諸侯九斿至軫,大夫七斿至軹,士三斿至肩。【周禮·春官·巾車】建大常十有二斿。【註】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正幅爲縿,斿則屬焉。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八曰斿貢。【註】鄭司農云:斿貢羽毛。康成謂:斿讀如囿游之游。斿貢燕好珠璣琅玕。 又與游同。【前漢·禮樂志】泛泛滇滇從高斿。 又【集韻】【韻會】 力求切,音劉。同旒。【周禮·夏官·弁師】諸侯之繅斿九就。【註】每繅九成,則九旒也。

与斿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斿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斿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